|
|
[討論]“人工繁殖與野生聚落對基因的影響”
(這篇文章已經被閱讀了 1369 次) 時間:2023/12/16 06:32:03pm 來源:hippo
[LIKE=gacsliu;oba72367r;chinyu;有誰賣甲蟲;u8714042;eric71903;=LIKE]學名:Megasoma pachecoi、Megasoma thersites 中名:帕切克氏小戰神兜蟲、德賽提斯小毛象兜蟲 2011年初購置蟲之森~小戰神兜蟲L2對蟲三對,加上鄭大哥﹝ampicillin00﹞支援的母蟲,至今已有13年之久。 2016年初再次獲得徐敬儒﹝kh﹞~小毛象兜蟲幼蟲的分享,加上17年勇哥﹝林志勇﹞支援的母蟲,至今也有7年多。 在玩小戰神前﹝之後玩小毛象﹞有先上網爬過文章、搜尋原產地分佈等等資料。經過幾年累代繁殖,在飼養上也得到些習性。之後玩小毛象也是有些類似或相同的習性。 玩這兩隻蟲期間皆未換過血,一脈到底。在玩小戰神第CBF2後,每年繁殖的產量都是幾百隻以上。在這期間也發現有一冬蟲及二冬蟲之別,原本認為是天然機制,要適應原產地的環境因素而產生的機制,幾代後也發現某個時間點也會影響到,再到後來得到前輩蟲友﹝天口鳥﹞的推論,在人工繁殖上,這個時機點上確實會影響到是一冬還是二冬。 近三年,小戰神、小毛象每代都有留一定的數量來做繁殖﹝基因﹞的試驗,今年小毛象更留近五百隻的量要來再做試驗,是否符合跟前輩蟲友﹝天口鳥﹞討論基因弱化影響的推論,待之後再來討論“人工繁殖與野生聚落對基因的影響”。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hippo |
發表於: 2024/02/14 09:33:32pm
|
[LIKE=eric71903;=LIKE]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這代,做最後一次的分箱 |
頂部 |
oba72367r |
發表於: 2024/02/15 06:34:49pm
|
[LIKE=交易區板主2;u8714042;nttu-96311;=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oba72367r在 2024/02/15 06:47:09pm 第 1 次編輯]
前幾天剛好看到卡社溪淡水虹鱒的案例 剛逃逸時長還很大,近年尺寸縮小只剩十幾二十公分 這期間經過約30年,可能歷經20-30世代
甲蟲的話 如果今天產地被人為開發或天然災害分割 短時間小種群還可以延續,如果沒有外來血緣加入 體型小型化,在競爭上可能相當不利 甚至基因表現單一化之後,遇到劇烈的短時間氣候變化就近乎全滅
像是南投低海拔的圓翅,在各種條件惡化的近年,族群數量消失的速度甚快 以往談後氣候變化30年為一輪,但是近年2013-2023十年內就遇到數次大旱或降雨極端不均 所以本來小產地的圓翅還可以生存,遇到極端氣候,不需要再經人為開發或採集就會面臨滅群壓力
如果甲蟲在飼養上由固定飼育家培育,換一個人飼養條件稍有差池可能就全滅
土耳其長臂,紀錄寫在45mm,但是這近十年很少看到飼育超過42mm以上的個體 一般飼育多在37-40mm稱為大型,距離紀錄還是差了一截 累代偶有障礙,但是蟲友間換血又可以養到數百隻 但實際上台灣的血緣大同小異
大衛長臂文獻紀錄60,初引進時飼育出的體型不錯,數年後小型化 8~10年左右前台灣飼育個體換血後,體型有稍微上升但能未達到紀錄等級
小毛象如果專挑2年一化(實際投產至羽化繁殖一輪可能超過2年) 2011至2024最小值只要6-7代可以達成 一年一世代,大約13代/13輪,期間台灣飼育個體還偶有經日本加入他係血緣 (長臂沒辦法,日本2006年後禁養長臂亞科)
所以目前還可以順利繁殖可能是時間不夠久。小毛象參考蟲社雜誌的內容,野生約53mm,如果多年累代飼育無法飼養出大型個體,那也許就是已經出障礙
有無累代障礙除了繁殖順利與否,還要看體型變化或其他外觀變化、存活率、畸形出現機率...等
|
頂部 |
hippo |
發表於: 2024/09/13 09:58:38pm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Megasoma thersites 德賽提斯小毛象兜蟲 第二批母蟲 08/13配,08/19投產,09/09三週開挖,共一齡x5、蛋x32 每隻母蟲都有這產量,1000不是問題 |
頂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