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流外來種當政績?en<o 根據苗栗縣政府新聞稿與媒體報導,「苗栗縣政府於2012年4月26號於頭屋鄉老田寮溪獅豐橋下,放流草魚、大頭鰱魚苗共1萬4000尾,縣長劉政鴻檢視魚苗都「活跳跳」後,展開放流活動,盼這批魚苗為老田寮溪注入新生命。」而苗栗縣政府農業處長范陽添還指出「草魚、鰱魚都是當季最適合的魚種,大小超過12公分,一、二年後就可生長為成魚」,然後還要民眾共同「維護苗栗縣的好山好水及生態」。I\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W] 這個訊息看來稀鬆平常,「很多縣市政府不是經常都在放流魚苗增進漁業資源」?苗栗縣政府這樣做是有什麼問題嗎?那麼各位還記得名人陳文茜跟著宗教放生團體到水庫去「進行一個放生兼心靈療癒」的動作,結果那趟旅程被生態保育團體臭罵一頓。那麼為何政府單位一直宣導宗教團體不要隨意放養外來物種破壞生態的同時,又會帶頭做出錯誤的示範?是常識不足還是雙重標準?&/$q1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把天然水域當釣蝦場其來有自[l}, 許多外來物種在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許多觀賞花草或食用物種都是外來的。然而萬一這些物種逸出或被人為蓄意流放到天然環境中,排擠本土物種,破壞生態,甚至引起工業與農業的損害,對於國民生計與產業的發展就是重大的危害。福壽螺、布袋蓮與入侵紅火蟻都是例子。D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O~VAw 在台灣歷史上頭一遭地方政府放流外來物種破壞本土生態的例子發生在屏東縣。民國68年時屏東縣政府以「增加漁業資源」為由在小鬼湖(現為雙鬼湖保護區)放流鯉魚(可以借問一下那一位釣客會去小鬼湖釣鯉魚啊?),從此小鬼湖的淡水海綿就一去不覆返。此事一直到80年代環境與生態意識漸漸成長茁壯以後才被學者點出。但是生態被破壞就是破壞了,30幾年過去了,為何此種拿著「放流外來種當政績」的思維仍然存在呢?a=iw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3 從小就看過不表示就是本土物種s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些草魚、鰱魚、烏鰡都是「從小就在吃的傳統食用魚種」。然而根據台灣淡水魚類學者的研究,這些常見的食用魚都是由中國大陸引進的外來種。這些大型魚類的確提供了民眾在食用與垂釣方面的樂趣,也支持了某些產業的發展。但是大型這些鯉科魚類多半生存在湖沼,而不是溪流。牠們在成長過程中也會破壞原生的水生植被,吃掉其它水生生物所需要的食物,此外大型鯉科魚類所造成的水質優養化也不容忽視。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7> 苗栗縣政府不專業且是累犯7 L2~ 苗栗縣政府在放流外來種方面可說是經驗老道。2006年為了要「慶祝國慶」在老田寮溪放流原產中南美洲的外來掠食魚種「淡水石斑」,隨即被保育團體大力抨擊。2011年又為了要「豐富生態找青蛙吃蚊子」,在縣府水池放了700斤的牛蛙。到了今年又不改其志,在老田寮溪再次放流萬尾以上的外來魚苗,還認為這是一種德政。由此可知苗栗縣政府的農業局與漁業局人員缺乏專業素養,完全無視於多年來的經驗以及行政院永續會對外來種管制的決議,可說是帶頭破壞生態還沾沾自喜。FM=m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Gb[ 身為地方政府面對生態保育業務應該要以維護生物多樣性與原生生物棲地為最高指導原則,而苗栗縣政府如此一而在再而三地出錯,拿著納稅人的錢帶頭開保育倒車,顯示政府單位本身缺乏常識,有必要再進行教育。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