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最後由哥吉拉在 2011/07/18 12:29pm 第 9 次編輯]uD{
公母螳蛻皮為成體後,還未性成熟,貿然配對會造成傷亡,此時要補充適量食物,尤其母蟲因需要蛋白質的緣故,故食量會變得很大,各穩定進食15天以上才能讓公母嘗試交配`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X@T0 成熟交配前的母螳不要餵食過飽,以免還未交配就產下未受精的螵蛸p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sw,0L 交配過程需要給予較大一些的飼育空間,交配前先餵食母蟲,待母蟲專心進食時,才放入公蟲〈公蟲飛行能力很強,要小心!〉。交配過程進行之前,飼主請務必要在旁看顧,以免公蟲被母蟲抓住,尤其體型較大,或攻擊慾較強的母螳,一定要特別小心。萬一公蟲被抓,要馬上以堅硬物擋住母蟲口部,再以刷子將公母分開。若母蟲對於公蟲不太在意,而公蟲會伺機往母蟲方向前進或飛行,那麼之後也應該會進行得很順利了。v[$51W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 螳螂的交配時間甚長,從四~六小時不定,甚至更長。有觀察過交配過程的蟲友,可以發現到兩個有趣的現象,一是公螳一但進入交配狀態,觸鬚會往後倒且僵直,蟲體呈現出“恍神”狀態,個人認為這或許是一個麻醉作用,在母螳轉頭吃掉公螳時,使公螳不至於感受到太大的痛苦。\$Md5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D 另一則是公蟲交配時會趴在母螳右側,公蟲交尾器則由右轉向左邊進行交尾 【影片三】此現象是為了配合交尾器構造方向的緣故,怪的是,為何每隻公螳都知道該這麼做呢? 【下圖】1%f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0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F
aV.l?
x8NY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W)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4hW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 影片三〈麗眼交配過程〉%C$
AN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在這次所觀察的過程中,也發現到另一個現象:因為交配時間很長,故於交配過程當中,母螳會邊交配邊排遺,這就可以證明出我們常說的「洩殖孔」並不是同一個通道,而是獨立的兩個! 【下圖】~y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4'(Z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G@~
]e
m%cU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p_?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x&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4nskU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7R8P)[ 交配過後約2~7天,母蟲進食充足後會開始產卵,麗眼的螵蛸呈白色長條狀 【下圖】 ,下完卵後肚子會明顯消減下來,隔幾天充足進食後會再度產卵,一隻母蟲大約可以下2~4顆螵蛸,但是個人也有遇過不論是成長幅度、體型大小、交配狀況都很良好的母蟲但卻完全不會產卵的情形,所以螳螂的飼養不論從孵化到產卵的每一個階段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是很值得各位玩家一玩的有趣蟲種Z@YZe8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7W"4L; 正常情況下,有受精的螵蛸約24~30天會孵化出小螳螂,剛孵化的一齡若蟲體色為橘紅色,約一小時後轉為紅黑白三色錯雜,此時的若蟲可用噴霧器,調整到最細的噴霧狀態噴灑於飼育箱壁,供若蟲吸取,並餵食果蠅或搗碎的紅蟑體液,小螳螂進食穩定後,就可以進入下一代的奇妙飼育歷程了&DU"W(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e4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Uz"
-
kQ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B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s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x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e
)
.1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C-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L9+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mp7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D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s3
, .
G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3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l,+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7|H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d#$Ov 後記©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Et 這篇紀錄是這近一年來與學生們一起記錄下來的,學生因本種螳螂的生命週期較短暫,觀察容易,比起甲蟲的長久飼養、觀察不易,會來得有參與感。且此種螳螂較不用擔心夏天的高溫,對於飼育上來說比較沒有困難度,所以學生對於飼養螳螂的接受度很高。=>Nb 本篇雖由小弟代筆撰寫,但實質上所有飼養過程、飼育紀錄、影片拍攝......都是由社團學生們共同完成,在此也懇請各位不吝給學生們一個【讚】c0AvI 由於個人對於飼養螳螂算是個新手,所以若有不正確的觀念或有其它較好的飼育方式,也煩請各位螳友多給予指教~感謝~%=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1 完~©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