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最後由york在 2008/06/26 11:01am 第 4 次編輯]oR; `(
條紋扁是在下去年設定的三隻主力蟲種之一o 原因在於他的外形獨特、繁殖與飼育具挑戰性l=bU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IE3 公母都是日本飼育品(奄美大島產),但不同血源7> 公蟲59mm(uq[12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T^)_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Zi
@/<T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5_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2R 母蟲不大.pjDW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R%e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GllU
1H;
'@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R\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條紋扁鞘翅的紋路會因體型而產生變化,類似國內的條背、細角,亦即體型愈大的個體,其紋路愈淺。母蟲體型感覺較一般Dorcus屬的母蟲更強壯,可能是因紋路的關係,抗壓力較強。nP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G) 繁殖部分((rP 第一隻母蟲第一次繁殖9(5' 96/10/18佈置好產卵箱、置入母蟲,使用自製的二次發酵木屑,九成埋一根處理過的產卵木,置於室溫下暗房內,產卵箱佈置如下圖。P7Rawk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oK`Pqc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hW(CA
s1P
R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FS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9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z* 這根產卵木是特別處理過的,用熱水瓶煮沸悶30分鐘,除了除蟲外,順便抑制產卵木菌的活性。風乾二天後再做一次,前後共重覆三次。X 96/11/11為取出母蟲將產卵箱倒出,當時的產卵箱模樣如下圖。除木屑部分有看到鑽孔,產卵木表面並未發現咬痕。QV0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e~^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4H
7
Lzee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ii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7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R4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 在木屑中發現一齡幼蟲一隻及三顆卵。產卵木原封不動埋回原木屑中。A{;u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9eq
'
pUQA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JJ0\m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2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y?8\
eB5ok
4L$r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L'd3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GUc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5C 96/12/1剖開產卵木採幼,共採到二齡幼蟲5隻,一齡幼蟲6隻,卵1顆。但因產木太硬,2隻幼蟲、1顆卵陣亡。{{|{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0wR q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Ry
.O#S
eesg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Wbb^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DMAb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S@`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Tp/
u
(VNQ_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M /f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6,dP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U!Af,
(EKFG+
0)Ea5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E{4~<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4_-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v 第一隻母蟲第一次置入產卵箱23天的成績是幼蟲10隻、卵3顆。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7 第一隻母蟲第二次繁殖#uR 有了第一次產卵的經驗,發覺自發木屑的成效不佳,產卵木的處理方式則還好,第二次產卵是在第一次取出母蟲當日即置入產卵箱(即96/11/11),手邊無較好品質的木屑,因此以常備的楓香產卵木屑充數,置於室溫下暗房內。產卵箱佈置如下圖。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uB#L
\
V_]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S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F 96/12/22取出母蟲,此次木屑中未發現卵或幼蟲。97/1/24剖開產卵木,採集到幼蟲13隻。'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llg<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jT&GI9
4X"
:f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mz~_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dx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hoPW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vLkWj
x9da
;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FJR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K2i 第二隻母蟲第一次繁殖]* 這隻姥姥級的大母蟲是朋友的,他因為新婚所以冷落了她,所以由在下代勞。交配圖之前曾貼在本版。gP 配了兩隻母蟲的感覺是,若公母蟲的成熟度不是問題,則耐心就成了交配成功與否的關鍵。第一隻母蟲花了二個小時的時間。第二隻母蟲則花了一天半。eQ6i7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LvK`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F
<
3)v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Y/RH#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Zy1+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_; ,+ 交配的模式頗為相似,公蟲會先用下壓狀的大顎壓制母蟲,亦曾將母蟲夾起在空中,但只要不是用力夾在前胸背板及鞘翅的連接處,母蟲不易被夾爆。^SLc/V 97/3/20白天交配完成,當日晚間佈置產卵箱,佈置過程如下:hobL 1.為實驗產卵木是否一定要降低菌的活性,本次置入兩根不同的產卵木,下圖左顏色較深的產卵木是經處理過的,右邊顏色較淺的部分則只泡過冷水(店家已除過蟲)。t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xx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M
Aq0N,B
j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NVc{R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0l;L20 產卵木的軟硬度如下OA|KW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vj\5
,{{)
HrnK?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__0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9GLP_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P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aS
CeS
tjN*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rlhPi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k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s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6r?'w 2.充填木屑:鑑於第一隻母蟲所使用的木屑的成效不佳,此次購入品質較好、質地細的二次發酵木屑,濕度如下:OpB.1,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sT
>b4$
x5.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0Ld 大約埋住產卵木的1/2,再以楓香產卵木屑埋至9成,同日置入母蟲,置於室溫下暗房內。z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rJE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4v
r
C>A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g)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6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lgSD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9~)Me
)i
o,_t$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9D+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eh$-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2Y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5-3/
0*]
!Z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l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9 3. 4/29取出母蟲,5/17開箱取幼。產卵箱表面一樣只有母蟲的鑽孔,無咬痕。/7 K@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5aHS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y.FV
Gd
p%)~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4: c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B`Fu?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D29 箱底則已看到二齡幼蟲%J(3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e] 7?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7+W]9
@sN
S"&E4<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3R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L9Sy6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Pq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Oc*
UT]
?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D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vZ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X3Ut 木屑中採到二齡幼蟲8隻,一齡幼蟲2隻。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2X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2
y sk
X]+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FF.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Oux`%2 處理過的產卵木只採到二齡幼蟲2隻tNB9 未處理過的產卵木則採到一齡幼蟲1隻uwO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6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Z
Y@n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O}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sk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a}Y
RwtG@
<G^.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F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hS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i[-Z>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2
PRx`V
AkRv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N`2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6,G 實驗的結果,若只針對木屑而言,母蟲明顯偏好品質較細較熟的木屑,至於產卵木則因變數較多,目前無法有明確的結論。還有,也有可能是母蟲的因素,畢竟這隻已是前年羽化的姥姥了。mI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飼育部分; 全部幼蟲均溫控20-22℃,但食材則分為SP發酵木屑、台製細美力菌瓶及雲芝菌瓶WuUH 目前吃木屑的大部分公母幼蟲都已羽化,成果並不好。以目前最大的公蟲為例:UhdCi 96/11/11一齡幼蟲置入400CC玻璃罐裝的SP木屑中,97/2/10更換新食材,此時幼蟲體重7.9g,因為被我誤認為母幼,所以空間只更換為1.1L寬口菌瓶,食材仍為SP木屑。hRI~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xlV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Y
2-
WjqVhk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E8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3-U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E 5/30左右羽化"r07\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3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l7
(Zf
7y!;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K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F3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0> 體長並未超過他老爸Mik?d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M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0CeE[
$H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0@>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Po2(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0 另兩隻公蟲成果更差d 同時間換瓶,因判斷為公幼,空間擴大為1.8L玻璃罐,結果體長表現更差。@i{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HY!l]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wp$Mm.
s)%
\>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YFr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 檢討可能的原因,可能是換瓶時間未拿捏好,導致幼蟲置入新環境後不適應,未繼續進食即化蛹。也有可能是因為上次冰箱冰凍,回溫後造成幼蟲以為氣候回暖而導致化蛹。b$$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Ks.? 目前菌瓶中的幼蟲及第二、三批的幼蟲均進食中,待成果揭曉後再補。(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7CCa,
條紋扁的一生9YJWi 卵©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5/mG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K
.z
L[Z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3X)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5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2+ 轉二齡不久的幼蟲6;)F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e,S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hN5ZA
[SS
<;q|p0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Mm 三齡老熟的母幼蟲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hS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aNy/
ck
?{YUI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XZ=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u?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 蛹的正面照DXv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gO%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G
^
4<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O\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6 蛹的側面照nR"p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Zgz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R_`
d'~?K#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uuE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N]2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D1 剛羽化的公蟲?GA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Z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X6w7
;V
.HF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jx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2{!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6 剛羽化的母蟲Rk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o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NP2
l)z
nS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gV%U+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交配圖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T
QO^J,
il%umn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_,D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G 投產©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tj>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C,l
^
b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HM;w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zo2f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6 b\a 抱持著希望繼續玩下去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