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最後由york在 2008/06/26 11:01am 第 4 次編輯]Ec
條紋扁是在下去年設定的三隻主力蟲種之一\t) 原因在於他的外形獨特、繁殖與飼育具挑戰性~W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y[ 公母都是日本飼育品(奄美大島產),但不同血源%qUDs? 公蟲59mm(9bd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_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KS||
'oka5[
-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 母蟲不大t'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3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QlXC8
m~u
K"a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hqRG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33E 條紋扁鞘翅的紋路會因體型而產生變化,類似國內的條背、細角,亦即體型愈大的個體,其紋路愈淺。母蟲體型感覺較一般Dorcus屬的母蟲更強壯,可能是因紋路的關係,抗壓力較強。jW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KH|rk 繁殖部分tf. 第一隻母蟲第一次繁殖9 96/10/18佈置好產卵箱、置入母蟲,使用自製的二次發酵木屑,九成埋一根處理過的產卵木,置於室溫下暗房內,產卵箱佈置如下圖。w8^W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LCE7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A5$,g
__
/mKL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ed`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L 這根產卵木是特別處理過的,用熱水瓶煮沸悶30分鐘,除了除蟲外,順便抑制產卵木菌的活性。風乾二天後再做一次,前後共重覆三次。5 96/11/11為取出母蟲將產卵箱倒出,當時的產卵箱模樣如下圖。除木屑部分有看到鑽孔,產卵木表面並未發現咬痕。j{hi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S;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nF*
wA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8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sLIv9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FP (S 在木屑中發現一齡幼蟲一隻及三顆卵。產卵木原封不動埋回原木屑中。C]G,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W
G
~:m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d%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S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lk^3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BZ^~
~X
P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a8k,l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trN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gUI 96/12/1剖開產卵木採幼,共採到二齡幼蟲5隻,一齡幼蟲6隻,卵1顆。但因產木太硬,2隻幼蟲、1顆卵陣亡。"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DI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z
"sm
3^Q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4u_>k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2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bZ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BCL
g_
}b'oBU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J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R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t]
wA
XYp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5aV_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t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3xu6 第一隻母蟲第一次置入產卵箱23天的成績是幼蟲10隻、卵3顆。lzj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 第一隻母蟲第二次繁殖!>P!V8 有了第一次產卵的經驗,發覺自發木屑的成效不佳,產卵木的處理方式則還好,第二次產卵是在第一次取出母蟲當日即置入產卵箱(即96/11/11),手邊無較好品質的木屑,因此以常備的楓香產卵木屑充數,置於室溫下暗房內。產卵箱佈置如下圖。>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6G'
w2
GL*i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b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y) 96/12/22取出母蟲,此次木屑中未發現卵或幼蟲。97/1/24剖開產卵木,採集到幼蟲13隻。k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s)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5V]
Gpv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6;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eg{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oorD'`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YNGv]
B{
XV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3%@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6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L|HRi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z 第二隻母蟲第一次繁殖7. 這隻姥姥級的大母蟲是朋友的,他因為新婚所以冷落了她,所以由在下代勞。交配圖之前曾貼在本版。, 配了兩隻母蟲的感覺是,若公母蟲的成熟度不是問題,則耐心就成了交配成功與否的關鍵。第一隻母蟲花了二個小時的時間。第二隻母蟲則花了一天半。"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l@7z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m=zjN
0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F_-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6 交配的模式頗為相似,公蟲會先用下壓狀的大顎壓制母蟲,亦曾將母蟲夾起在空中,但只要不是用力夾在前胸背板及鞘翅的連接處,母蟲不易被夾爆。#` 97/3/20白天交配完成,當日晚間佈置產卵箱,佈置過程如下:{7 1.為實驗產卵木是否一定要降低菌的活性,本次置入兩根不同的產卵木,下圖左顏色較深的產卵木是經處理過的,右邊顏色較淺的部分則只泡過冷水(店家已除過蟲)。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73S\`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1
\V8We
ne ]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i{|Sm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3juMNh 產卵木的軟硬度如下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wgd
=&\
ls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pID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d{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L0J!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atO
!"k
V:^r~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bet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y 2.充填木屑:鑑於第一隻母蟲所使用的木屑的成效不佳,此次購入品質較好、質地細的二次發酵木屑,濕度如下:Ne9E:3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1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n0 K
`Fb@
K(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X$?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8]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0TRq 大約埋住產卵木的1/2,再以楓香產卵木屑埋至9成,同日置入母蟲,置於室溫下暗房內。R-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e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Uf
6v,0
8r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H6}Ut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c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7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u
X;(dZ
.N8Y{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7L4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s}?@wK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p
d^$
g?WB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C8C&Oc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s1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Y 3. 4/29取出母蟲,5/17開箱取幼。產卵箱表面一樣只有母蟲的鑽孔,無咬痕。Bjr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6+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Ohm,\
uqoY
9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j'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T% d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 箱底則已看到二齡幼蟲k<-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1|jH.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NUQ,I
2d#
bC.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gm"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Xf%J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1q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fAv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UW^n
u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hc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f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7><]v 木屑中採到二齡幼蟲8隻,一齡幼蟲2隻。(5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7p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Yap#D
xpH
<o1f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2If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s2sA 處理過的產卵木只採到二齡幼蟲2隻7-z9{a 未處理過的產卵木則採到一齡幼蟲1隻|eyq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gw7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Yz
SId(?
5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C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E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tAC=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ZN.`
w
O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q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O",S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C%=k#
|#
8^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1,DL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b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LSt= 實驗的結果,若只針對木屑而言,母蟲明顯偏好品質較細較熟的木屑,至於產卵木則因變數較多,目前無法有明確的結論。還有,也有可能是母蟲的因素,畢竟這隻已是前年羽化的姥姥了。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dsy{%f
飼育部分W 全部幼蟲均溫控20-22℃,但食材則分為SP發酵木屑、台製細美力菌瓶及雲芝菌瓶|p`\4 目前吃木屑的大部分公母幼蟲都已羽化,成果並不好。以目前最大的公蟲為例:FF+9 96/11/11一齡幼蟲置入400CC玻璃罐裝的SP木屑中,97/2/10更換新食材,此時幼蟲體重7.9g,因為被我誤認為母幼,所以空間只更換為1.1L寬口菌瓶,食材仍為SP木屑。4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UK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J!X7vc
/}h%
!-th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3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 5/30左右羽化i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z]%[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jjKq
='Yg
iP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ejD8u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 體長並未超過他老爸YS#am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0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BNx1>K
_
q:GW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rksu 另兩隻公蟲成果更差~9 同時間換瓶,因判斷為公幼,空間擴大為1.8L玻璃罐,結果體長表現更差。iy;Pi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M[3E
En/2
c#$=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K;5K*c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Qj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3_9u 檢討可能的原因,可能是換瓶時間未拿捏好,導致幼蟲置入新環境後不適應,未繼續進食即化蛹。也有可能是因為上次冰箱冰凍,回溫後造成幼蟲以為氣候回暖而導致化蛹。7k~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 目前菌瓶中的幼蟲及第二、三批的幼蟲均進食中,待成果揭曉後再補。nQ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k
條紋扁的一生R 卵©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dO{u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y
HY
%IH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KB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PtH[ 轉二齡不久的幼蟲hc?M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L^
[y{
&sB{t'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8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g5 }6 三齡老熟的母幼蟲C`H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3/L*f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04H
'&6{
F'Z&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o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FM|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 蛹的正面照>'dZ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6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rgDn6
L%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Owr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x*N* 蛹的側面照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305S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xS
qi*@
6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H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T 剛羽化的公蟲?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lH3aAv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cx
>
kMzA*B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C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Bw`g 剛羽化的母蟲Qxj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H]c
]1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s-w 交配圖p-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0H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9o|#p
5;`"
Zn(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CAo'6[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 投產©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rG[7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lbOy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9h@
6~$RY
?0A7pa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R8.K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W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R 抱持著希望繼續玩下去 L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