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最後由翻車魚在 2008/03/20 01:12am 第 3 次編輯]y
名稱:黑褐硬蠊q|x 學名:Panesthia angustipennisAO 俗名:碩蜚蠊、山蟑螂9\y(} 分類:蜚蠊目Blattoidea、匍蠊科 BlaberidaeXc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S 由於某次在山上遇上了這種蜚蠊,被他像甲蟲似的身軀以及發亮又堅硬的O 外殼吸引了,之後便開始嘗試著繁殖這種蜚蠊。#M 黑褐硬蠊,除了朽木外其餘的東西一概不吃,會吃衛生紙大概是因為裡面z> 有木纖維的關係;雖然為蜚蠊科,卻沒有美洲蜚蠊那股臭味,反倒還有一股dB 淡淡的木頭香氣。體態肥胖,行走緩慢,遲鈍到甚至無法自己翻身,個人*(oZ} 覺得是一種極為可愛又很適合當寵物的昆蟲。t5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1 以下是較簡單的飼育紀錄:$'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 2007/10/10 採集到雄蟲一隻、嘗試使用果凍飼養。 W8a 2007/10/27 發現他不吃果凍,嘗試以朽木片飼養以及溼衛生紙保溼。* 2007/11/01 發現他比較愛吃溼衛生紙.....[`eIB 2007/12/23 採集到雌蟲三隻。o2 2007/12/25 使用大塊廢產木以及碎木屑飼養。; 2008/02/20 第一次翻起產木,發現巢穴以及雌蟲5-7隻若蟲躲在一起。"Akq 2008/02/22 再度翻起木頭打算拍照做紀錄,卻發現雌蟲攜家帶眷的搬離)<jr 舊巢,不繼續打擾,打算再過一段時間才開挖。._qX 2008/03/19 再度翻開木頭,雌蟲以及若蟲一哄而散,無法拍攝到躲在一m?$? 起的情況,但是還是決定做紀錄拍照。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6;
以下是照片式的紀錄: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dWx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4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9kP
e$N
[v#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sH0-!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g)l;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RXz 種公,大約40mm左右\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S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JQQp
&4
!,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a0_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VIaG 種母,大約50mm左右"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D}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e
`-&
9nFQ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mnP/W'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4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z 3/19號開挖前的產房。^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1f.vI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 Xs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f
m5>
^zm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bS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R2e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開挖後若蟲一哄而散,剩下母蟲巴著巢穴不想走。@~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r?rA;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X
wf
PI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Ra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Ow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ov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S)oy
DHy!*a
99!jT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K8+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dqG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HBQ 另外兩個產木中的巢穴,凹下去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巢。u-W^ 看似簡陋,實際上是因為本來有木屑覆蓋著所以像是在木頭中。lhF3.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d 由於若蟲一哄而散,因此只好開始挖木屑以結算成果。0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d3: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an2O
K:y
ZT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1&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pbw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H%i{R 第一隻,就是你了別跑,我繁殖就是為了看到你!.l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G[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C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Z
`6
?#6r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qTW\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還是出來吧別躲了。!<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5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0EH5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x^N
f~7
|Y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g|f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fd~V 好會跑。Sz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r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zN8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J
!E
'el_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x[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l 很難拍照,太好動。(gX&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8c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Yt'kQ
0ST
/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O:sc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7 第二隻出現了。~|y6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3Pg~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jR)
RLZW
Gk.1I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6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1q%,,Q 挖了半天,才6隻,不過總算繁殖沒失敗。'>I(w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r
後記:y(*K=G 產房,單純使用大塊的碎產木放置在飼養箱中,再以養鍬用的木屑將木頭eaRdw 覆蓋到剩下4/1露在外面。每2-3天噴水保溼一次,由於山上發現的黑褐硬蠊}v&m= 都住在木頭內,並以溼朽木為食,因此不能太乾。平時將飼育箱放置於陰暗bZ$- 處,盡量少去打擾他們。cw{ELb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0\k]C 遇到的問題:440h>s 由於此種蜚蠊極度怕光的特性,還有以木頭中為棲所,因此完全無法看到< 母蟲產卵的過程,如果一直讓母蟲暴露在木頭外,母蟲只會很驚慌的猛鑽w* ,想要鑽到暗的地方去。也因此還是無法得知母蟲的產卵方式。=/UF 想要觀察他們的窩以及拍攝窩有困難,由於翻過的窩母蟲會攜家帶眷的離開@.e9) 他認為不再安全無法居住的地方,而且因為極度怕光的關係,巢翻開的瞬間l+3 成蟲若蟲都會鳥獸散...以至於做紀錄困難,也沒有拍到母蟲護幼的圖片。^> 此種蟑螂為群居,在野外發現的蟲鮮少單一出現,通常都是一群一起住在朽木中。不分若蟲成蟲。r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O 至於怎麼分辨公母呢...?b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3Z88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Q
&t3_
i8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NC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5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8 尾毛較尖較長者為雄蟲。h2VF+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f_^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2?z;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Dz
[9g&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xW3o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M#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RpN 此為雌蟲的尾毛,較短並且不尖,反倒有點矮肥短的感覺。i4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1Rf60 在飼養過程中發現,雄蟲並不喜歡和母蟲以及若蟲躲在一起,喜歡自己在>t. 木頭上到處逛大街...E 雌蟲有無翅膀還無法得知,根據捕捉到的母蟲顯示,似乎他們長期住在木頭V:*<g 中因此會互相將自己的翅膀給咬掉(木蜚蠊的一種特殊習性),很可惜並c 沒辦法親自證明這一點,因為我的母蟲剛捕捉到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翅膀。g@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SE
&}g
XqpR_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GO0*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Z9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d^+Re 雌蟲©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6 由於蟲太過於好動,因此無法放在手上拍照,以至於照片有些模糊。P+R/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ft,
Pp
N{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t[=JwC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a2%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雄蟲©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n 在飼養過一段時間發現,本來雄蟲的翅膀是完好的,但是長期跟母蟲們生活F 在一起之後,雄蟲的背上出現了齒痕(見上圖),因此也算是可以證明他們> 會有互相啃食翅膀的習慣。|$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X~v
`
v38g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K@XG5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w5?F 此圖為剛捕捉到時拍下來的成蟲,翅版完整無缺。F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1'YeGP 若蟲到底經過幾個齡期、以及生活史多久,這些都是我還再嘗試去找出答案Q 的疑問,但是由於觀察此蟲真的很不容易,因此可能還得努力一段時間。0el@/N 只希望下次會生的更多,這樣也會比較好研究。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G"?) PS:最後,不繼續放衛生紙的原因很簡單...含化學藥劑的東西給他們吃zIs1C 實在不是什麼好事...更何況吃軟的吃太多對他們的嘴巴應該也有害。F,0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25M PS2:雄蟲自採集以來已經活了大約五個月,目前行動極度遲緩,感覺D 來日不多了,而雄蟲又比雌蟲難取得..看來繁殖得暫時告一小段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