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與大家分享您的昆蟲圖片吧!
昆蟲論壇《昆蟲貼圖區》 [返回] → 瀏覽:能飛?不能飛?─名和異跳螳(Ama ...  標記論壇所有內容為已讀取 

 目前論壇總在線 245 人,本主題共有 1 人瀏覽。其中註冊會員 0 人,訪客 1 人。  [關閉詳細名單]
快註冊呀!訪客
發表一篇新主題 回覆文章 開啟一個新投票 ◆此文章被閱讀 1358 次◆  瀏覽上一篇主題  重新整理本主題  樹狀顯示文章 瀏覽下一篇主題
 * 文章主題: 能飛?不能飛?─名和異跳螳(Amantis nawai) 本文章有問題,傳送短訊息報告給版主  加到我的最愛&關注本文章  顯示可列印的版本  把本文章打包郵寄  把本文章加到我的最愛  傳送本頁面給朋友   
 love昆蟲 

 

等級: 風雲使者
資料: 此會員目前不在線上 帥哥 卯兔 天秤座
威望: +1 積分: 639
現金: 15 昆蟲幣
存款: >9999999999999
貸款: 沒貸款
來自: 臺灣宜蘭羅東 Taiwan
發文: 562
精華: 9
資料:   
在線: 47天11時21分11秒
註冊: 2010/07/09
短訊息 查看 搜尋 通訊錄 引用 回覆文章回覆 [樓 主]
  能飛?不能飛?─名和異跳螳(Amantis nawai)R4Myc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
名和異跳螳(Amantis nawai)是廣佈台灣低海拔山區的種類,其種小名nawai為日本昆蟲學家名和哲夫。名和異跳螳為臺灣已知最小型的螳螂,體型僅約兩公分,體色為褐色,身上佈滿深褐色、黑色的斑點,這個配色使牠能夠容易隱藏在森林底層的落葉堆中。雄蟲具有微翅型及長翅型,而雌蟲僅有微翅型,長翅型雄蟲能做較長距離的飛行,而微翅型的雄蟲跟雌蟲都僅能進行短距離的跳躍。U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L
周倖瑜於2006年所發表的名和異跳螳 (Amantis nawai (Shiraki, 1908)) 翅的二型性:台灣地區名和異跳螳雄蟲具有不同翅型一文指出,台灣的名和異跳螳雄蟲具有微翅型及長翅型兩種型態,該研究解剖名和異跳螳雄蟲兩種型態個體的生殖器並比對,發現兩者並無差異,且微翅型的雄蟲及微翅型的雌蟲交配後可以產下兩種翅型的雄蟲,因此認為長翅型的雄蟲與微翅型的雄蟲是屬於同一種螳螂。p>u2z6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6y=ff
為何要演化出兩種翅型的雄蟲?該研究指出,名和異跳螳的族群分佈並非平均分佈於整個森林底層,而是呈現不連續的分佈,每個一段距離才會出現較多個體,因此推測可能是因為長翅型的雄蟲具有較長距離飛行的能力,能避免同一地區的近親交配,但微翅型的雄蟲體型較長翅型的雄蟲來得小,相較於長翅型的雄蟲具有較優異的躲藏能力,可以降低被天敵捕食的機率,因此天擇較偏好具有兩種翅型,但這個假說需要更多實驗來驗證。]H1S9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_]
昨晚夜觀時,有盞燈在步道路口,我們先在燈下找找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昆蟲,拍了幾隻蛾後,我便在那找到了這隻名和異跳螳,有可能是因為在那捕食趨光的小昆蟲,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名和異跳螳的成蟲,看第一眼還覺得是汙斑螳屬(Statilia)的若蟲或是大巨腿螳(Hestiasula major),但回過神來才發現原來是從沒見過的名和異跳螳。@ZXl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
參考資料:_FN)#K
周倖瑜、楊平世(2006)。名和異跳螳 (Amantis nawai (Shiraki, 1908)) 翅的二型性:台灣地區名和異跳螳雄蟲具有不同翅型。碩士論文。HU}
黃仕傑(2015)。螳螂的私密生活。j#d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m6
圖為名和異跳螳 Amantis nawai (Shiraki, 1908) 微翅型雄蟲y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7,L%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82&?\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h: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EY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v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M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Lq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USXTs
f.aEJ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ONx



11個讚 給發文者一個讚  




個人FB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302015401
粉絲專頁:蟲言蟲語&生態筆記
https://www.facebook.com/insectslanguage/?fref=photo
部落格
http://insectlanguage.blogspot.tw/



發表文章時間2017/04/30 04:15:32pm IP: 已設定保密[本文共 1900 位元組]  
 tianyoher 




等級: 精靈王
資料: 此會員目前不在線上
威望: 0 積分: 369
現金: 176875 昆蟲幣
存款: 沒開戶
貸款: 沒貸款
來自: 臺灣宜蘭 blank
發文: 302
精華: 0
在線: 53天23時23分26秒
註冊: 2015/12/26
短訊息 查看 搜尋 通訊錄 引用 回覆文章回覆 [第 2 樓]
  如果說長翅型的雄蟲具有較長距離飛行的能力,能避免同一地區的近親交配,其反面解釋,是指微翅型的物種因無法長距離移動,就容易產生近親繁殖嗎?F4+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e'nUk
微翅型的雄蟲及微翅型的雌蟲交配後可以產下兩種翅型的雄蟲,所以堪認長翅型的雄蟲與微翅型的雄蟲是屬於同一種螳螂;但螳螂是屬於肉食性昆蟲(因此有地域性),個人推測或許在食物不足的環境下,長翅型的雄蟲因為具備較佳的飛行能力(因為翅膀構造關係,體型相對較大),容易有較大的獵食範圍與交配機會(相對的被補食的機率也較大,此又演化造成體型更大、有更好飛行能力的物種才能逃避捕食)。在食物充沛的環境,雄蟲不需長距離移動就可輕易捕捉到獵物,體型大且會飛行的物種反而因躲藏不易而容易被捕食(此時翅膀反而變成累贅),因此天擇演化使得微翅型(體型較小)、具保護色的個體具有競爭優勢。若此,長翅型雄蟲與近親交配似乎沒有什麼太大關係。XX[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e
是以,將短翅型的雄蟲親代放到食物不足的環境,或許慢慢的長翅型的子代雄蟲就多了起來;而將長翅的雄蟲親代放到食物充沛的環境,其長翅型的子代雄蟲就會逐漸消失,以上二者都還是同一物種,卻具有不同外型特徵,這應該都是天擇演化的結果。H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v
有錯請指正$



給發文者一個讚  




發表文章時間2017/05/01 09:55:29am IP: 已設定保密[本文共 1000 位元組]  
 love昆蟲 

 

等級: 風雲使者
資料: 此會員目前不在線上 帥哥 卯兔 天秤座
威望: +1 積分: 639
現金: 15 昆蟲幣
存款: >9999999999999
貸款: 沒貸款
來自: 臺灣宜蘭羅東 Taiwan
發文: 562
精華: 9
資料:   
在線: 47天11時21分11秒
註冊: 2010/07/09
短訊息 查看 搜尋 通訊錄 引用 回覆文章回覆 [第 3 樓]
 
下面引用由tianyoher2017/05/01 09:55:29am 發表的內容:0l%V}$
如果說長翅型的雄蟲具有較長距離飛行的能力,能避免同一地區的近親交配,其反面解釋,是指微翅型的物種因無法長距離移動,就容易產生近親繁殖嗎?!.z"1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7N
微翅型的雄蟲及微翅型的雌蟲交配後可以產下兩種翅型的雄蟲, ...9)

2u]$v?
兩種翅型的名和異跳螳雄蟲在台灣會混棲,需要把這點也考慮進去才行。#mk



給發文者一個讚  




個人FB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302015401
粉絲專頁:蟲言蟲語&生態筆記
https://www.facebook.com/insectslanguage/?fref=photo
部落格
http://insectlanguage.blogspot.tw/



發表文章時間2017/05/01 12:10:08pm IP: 已設定保密[本文共 392 位元組]  

 此主題只有一頁

快速回覆主題: 能飛?不能飛?─名和異跳螳(Amantis nawai)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 會員名稱: 沒有註冊? 密碼: 忘記密碼?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快速引用第 樓層的回覆
 頂端 加到"我的最愛" 主題管理總固頂 取消總固頂 區固頂 取消區固頂 固頂 取消固頂
沉底 加重 取消加重 精華 取消精華 提升 鎖定 解鎖 刪除 刪除回覆 移動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