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最後由翻車魚在 2008/03/20 01:12am 第 3 次編輯]*
名稱:黑褐硬蠊jh 學名:Panesthia angustipennisH~ 俗名:碩蜚蠊、山蟑螂tK^B 分類:蜚蠊目Blattoidea、匍蠊科 Blaberida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5pFi 由於某次在山上遇上了這種蜚蠊,被他像甲蟲似的身軀以及發亮又堅硬的p_DnG 外殼吸引了,之後便開始嘗試著繁殖這種蜚蠊。Y[ 黑褐硬蠊,除了朽木外其餘的東西一概不吃,會吃衛生紙大概是因為裡面l<Jk\ 有木纖維的關係;雖然為蜚蠊科,卻沒有美洲蜚蠊那股臭味,反倒還有一股n 淡淡的木頭香氣。體態肥胖,行走緩慢,遲鈍到甚至無法自己翻身,個人qFwR 覺得是一種極為可愛又很適合當寵物的昆蟲。ik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8BJc 以下是較簡單的飼育紀錄:+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 2007/10/10 採集到雄蟲一隻、嘗試使用果凍飼養。ZjPk 2007/10/27 發現他不吃果凍,嘗試以朽木片飼養以及溼衛生紙保溼。d_jC[9 2007/11/01 發現他比較愛吃溼衛生紙.....{{Oa8 2007/12/23 採集到雌蟲三隻。\||C 2007/12/25 使用大塊廢產木以及碎木屑飼養。c>R 2008/02/20 第一次翻起產木,發現巢穴以及雌蟲5-7隻若蟲躲在一起。s}7 2008/02/22 再度翻起木頭打算拍照做紀錄,卻發現雌蟲攜家帶眷的搬離:CV"M 舊巢,不繼續打擾,打算再過一段時間才開挖。hqNih 2008/03/19 再度翻開木頭,雌蟲以及若蟲一哄而散,無法拍攝到躲在一!F0d^" 起的情況,但是還是決定做紀錄拍照。| 9'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G(YSD
以下是照片式的紀錄:[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k1w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v`
&\
Pn<s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K";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8!B3 種公,大約40mm左右:?$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_%F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BHbB=/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t[Y
=b
\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1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_d,ez 種母,大約50mm左右f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F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tY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Ap-[
R
F0G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b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 3/19號開挖前的產房。jGb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I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M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XtI
b4~
D~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r~r{b]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keuh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_( 開挖後若蟲一哄而散,剩下母蟲巴著巢穴不想走。~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62n5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r`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mv
1bz=!
LX{xb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2i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vNs5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2\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gK3
Q-!ia
CM(NF&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PO5R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YSu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J/i_- 另外兩個產木中的巢穴,凹下去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巢。=6v 看似簡陋,實際上是因為本來有木屑覆蓋著所以像是在木頭中。EkR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6B 由於若蟲一哄而散,因此只好開始挖木屑以結算成果。jK?"^G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b<$Q
/v'%h
^`?LX(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T|{\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2 第一隻,就是你了別跑,我繁殖就是為了看到你!|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5y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d
R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C|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O-Ij: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7K2 還是出來吧別躲了。-|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EX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M[9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R;*w
Qk%4qK
%y9Q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3Eu$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yG8 好會跑。'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V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7m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r/
NqKR_q
!bAYq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f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h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a\gz) 很難拍照,太好動。Fh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y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H:V3cX
t
*fS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hq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9xc+Bx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R 第二隻出現了。5_:b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2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dJ
Q>N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GR%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 挖了半天,才6隻,不過總算繁殖沒失敗。?rV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l n
後記:5Ud 產房,單純使用大塊的碎產木放置在飼養箱中,再以養鍬用的木屑將木頭,-c2 覆蓋到剩下4/1露在外面。每2-3天噴水保溼一次,由於山上發現的黑褐硬蠊R2% 都住在木頭內,並以溼朽木為食,因此不能太乾。平時將飼育箱放置於陰暗N 處,盡量少去打擾他們。'R: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 L 遇到的問題:SRh2[& 由於此種蜚蠊極度怕光的特性,還有以木頭中為棲所,因此完全無法看到mxR 母蟲產卵的過程,如果一直讓母蟲暴露在木頭外,母蟲只會很驚慌的猛鑽Z>h| ,想要鑽到暗的地方去。也因此還是無法得知母蟲的產卵方式。k 想要觀察他們的窩以及拍攝窩有困難,由於翻過的窩母蟲會攜家帶眷的離開I5 他認為不再安全無法居住的地方,而且因為極度怕光的關係,巢翻開的瞬間o 成蟲若蟲都會鳥獸散...以至於做紀錄困難,也沒有拍到母蟲護幼的圖片。s8 此種蟑螂為群居,在野外發現的蟲鮮少單一出現,通常都是一群一起住在朽木中。不分若蟲成蟲。;93v)[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Q 至於怎麼分辨公母呢...?f0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86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g
b$
]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N%)0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1Jbs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_g 尾毛較尖較長者為雄蟲。3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pON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X]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lo<<_
J
I-oca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D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Df& 此為雌蟲的尾毛,較短並且不尖,反倒有點矮肥短的感覺。xOW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4 在飼養過程中發現,雄蟲並不喜歡和母蟲以及若蟲躲在一起,喜歡自己在YQvS 木頭上到處逛大街...oX4 雌蟲有無翅膀還無法得知,根據捕捉到的母蟲顯示,似乎他們長期住在木頭_2 中因此會互相將自己的翅膀給咬掉(木蜚蠊的一種特殊習性),很可惜並6L[s 沒辦法親自證明這一點,因為我的母蟲剛捕捉到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翅膀。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0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67j>}g
K
0o=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vPcu|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f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 雌蟲©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oyl"@}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1 由於蟲太過於好動,因此無法放在手上拍照,以至於照片有些模糊。e9Ne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6a4x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LA^-
pB&
*l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_6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CZt^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wvKYM 雄蟲©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D98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在飼養過一段時間發現,本來雄蟲的翅膀是完好的,但是長期跟母蟲們生活Vo 在一起之後,雄蟲的背上出現了齒痕(見上圖),因此也算是可以證明他們'%K 會有互相啃食翅膀的習慣。?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T80u6j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a*P
\FHQ
*sJE+)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2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G,C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6o!Bxw 此圖為剛捕捉到時拍下來的成蟲,翅版完整無缺。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zB@ 若蟲到底經過幾個齡期、以及生活史多久,這些都是我還再嘗試去找出答案0GPD~W 的疑問,但是由於觀察此蟲真的很不容易,因此可能還得努力一段時間。_,q| 只希望下次會生的更多,這樣也會比較好研究。'hbju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J PS:最後,不繼續放衛生紙的原因很簡單...含化學藥劑的東西給他們吃#a+KP) 實在不是什麼好事...更何況吃軟的吃太多對他們的嘴巴應該也有害。4fE-I-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Pl5v' PS2:雄蟲自採集以來已經活了大約五個月,目前行動極度遲緩,感覺^Hy 來日不多了,而雄蟲又比雌蟲難取得..看來繁殖得暫時告一小段落。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