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這隻幼蟲嗎?{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q(
M6w!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N}IRi^ 第一瓶窄口就吃到54g, 後來羽化95mm, 如今他的後代也出來囉.Lu~J&R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uz
+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9v6ly
o&(gp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
Lj\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ZL< 近拍才發現好多螨...g;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J{7| 這是新一代的第一隻母蟲, 繁殖日期是7/19~8/11, 前後扣掉, 幼蟲期不到5個月.WqD9k\ 體型還不錯, 有48.6mm.FobEC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Q]h<0 根據以往的經驗, 大扁母蟲不容易養大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趕著化蛹,, 過去曾將剛取出的L1~L2幼蟲3隻一起放入菌包飼養, 到了想要分開換菌瓶的時候,zg 發現同菌包的母蟲已經進入前蛹期或化蛹了, 公蟲卻還在三齡初, 菌包也還沒吃完,G%WKD 感覺就像是母蟲想讓公蟲多吃一點而加快成熟速度.n\det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f`[09 不過由於公蟲受到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更大, 例如穩定的食材供應(越來越困難了)等等,4ZC 因此母蟲的尺寸更容易也更快反映出個體血統的表現差異.m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I(~
z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F]0 這張表的B與C代表兩隻血緣不同的種公, 配上不同的種母共九組,u^5~zQ 統計的是他們的後代母蟲尺寸, 想想也都是前年的事了.Q 其中C1~C3的種母血緣與C相近, C4~C5的種母血緣與B相近.v~r\a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k$ 很明顯C1與C3表現最好, 這批最大的公蟲也是從C1與C3中養出.#XIF 而今天這隻母蟲的親代正是C1-95mm x C3-50mm,D@ 除了母蟲, 公幼也有數隻在第一瓶窄口就突破50g, 比起上一代毫不遜色.%?MH(s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SBz 當時C是壯碩的90mm, 同血公蟲只養出一隻, 所以沒得比較,^Pn 但除了體態優美, 同血的母蟲也表現較好, 因此寄予厚望,] 果然養出來的後代表現不錯._r;bO7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f 相較之下, B有92mm, 當年在他還是幼蟲的時候還有日菌吃,v;C^ 而B2~B5最大的公蟲卻只養出了90mm, 除了基因之外, 也反映出食材的影響.F<$Y ©昆蟲論壇 -- 昆蟲論壇 +A5 一點飼養經驗還請多多指教, 謝謝.Q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