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林妤 德國姬蠊(學名:Blattella germanica),亦作德國小蠊,俗稱德國蟑螂,是蟑螂的一種,身長多為1.0到1.6厘米,比美洲家蠊小。顏色有淺棕色至深棕色,而且在其前胸有兩條由頭部至翅膀末端的直紋。飛行距離不長,只在被驚擾時才會飛行。 這種蟑螂是最常見的家居蟑螂之一,屬於本目物種少數的有害生物,在全世界大部分人類居住區均可找到,但在寒冷的地區則較少。人工養殖只需要2個月即可繁殖一個世代,成蟲壽命約為200天。本物種與亞洲蟑螂密切相關,若不仔細觀察,則難以找出兩者間的區別,可能彼此誤認。然而,亞洲蟑螂會被光吸引,而且可以作長距離飛行,但德國姬蠊卻不能。 本物種最初被認為是歐洲的原生種,後來認為很可能是從非洲東北部的衣索比亞首度出現,再擴散至其他地區,不過最新的證據顯示德國姬蠊其實是起源於東南亞。但不管這物種起源於甚麼地方,德國姬蠊對寒冷氣候的敏感,反映出這個物種應該起源於較溫暖的氣候環境,然後在古代時由於透過遷進人類的居所成為家居有害生物,繼而隨同人類遷移和運輸而擴散至其他地區。該物種現在分佈於全世界,在除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陸上以及在許多主要島嶼以家居有害生物的形式存活。因此,牠們在不同地區文化中被賦予各種名稱。例如,雖然牠們在英語國家被廣泛稱為「德國蟑螂」,但在德國卻被稱為「俄羅斯蟑螂」。 作為一種夜行性物種,德國姬蠊偶爾會在白天出現,特別是當其數量過於擁擠,又或受到干擾。然而,這些時刻通常都在傍晚出現,特別是當有人突然在一間昏暗的廢棄房間時亮燈,例如當牠們剛巧在清理廚房的廚餘時最為常見。當被刺激或受到驚嚇時,該物種會散發出令人不快的氣味。 德國姬蠊的繁殖速度比任何其他住宅蟑螂都要快,大概50-60日內由卵發育成長為成蟲。人工養殖只需要2個月即可繁殖一個世代,成蟲壽命約為200天。 受精後,一隻雌性德國姬蠊在腹部發育出一個卵囊ootheca . 隨著受精卵的發育,腹部膨脹,直到卵塊的半透明尖端開始從腹部末端突出,這時候,受精卵發育完全,有1/4英寸長、16節片. 最初半透明的卵塊很快變白,然後在幾個小時內變成粉紅色,逐漸變暗,直到48小時後,它的殼變成深紅棕色,接近於栗色。卵囊末部有一龍骨狀的脊,並在受精卵成熟之際輕微向邊際彎曲。少數受精卵可能會在卵囊尚附在母體時便孵出,但其餘大多數都會於卵囊脫離母體24小時後才孵出。新生的小蠊大概長3mm,經過6-7中間形態instar成長後便達至性成熟狀態。在那些中間形態中,基於不同的自然因素,脫皮ecdysis 災難性地奪走了接近一半小蠊的性命。脫下的皮和小蠊的屍體隨即會被其他在場的小蠊吃掉。 [img]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TW7CqGCZClSw59ZtuHXUtBVgyG2E8QojouLg&usqp=CAU[/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