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林妤 龍眼雞分布於中國東南沿海一代及中南半島,是體型較大的蠟蟬種類,以龍眼樹作為主要宿主,在中華民國的管轄範圍內,僅有金門一地有分布。 這幾天有一個新聞,有人在新北市的五股發現了牠的蹤跡。「夢幻蟲」、「極為珍貴」一般來說這種聳動的標題一向是媒體的最愛,事實上牠在原產地並不是那麼稀有的東西,這次在本島被發現,的確是首次記錄,但是這不是什麼值得恭喜的事情。 因為牠不是「終於被找到」,而是「終於入侵本島野外」了。 【這會有什麼麻煩事嗎?】 龍眼雞在自然環境裡,會和本土原本就不多的渡邊氏長吻白蠟蟲競爭,除了龍眼樹以外,我們也觀察到烏桕樹上他們也會棲息,那間公寓本來是渡邊氏長吻白蠟蟬的……..而且龍眼樹大多數是人為種植,還能掌握大致分布,烏桕可是低海拔闊葉林常見的樹種,一旦適應了烏桕,擴散速度和後果會很可怕。 另外從境外移入,身上是否帶有其他菌類或微小寄生物也不可知,而且就像許多造成生態危機的入侵種一樣,事情要到真的擴大了才會知道會造成哪些危害。 在非自然環境裡,龍眼雞曾多次造成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一帶龍眼樹、荔枝樹的災損,在本地擴散以後,這是可以預見的農業損失。 千萬不要以為就只有龍眼會漲價一點而已,外來種一旦生根擴散,對於環境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又怎麼知道牠是入侵的,不是台灣本來就有的?】 在各種調查紀錄工具發達以及交通非常便利的現代,要再發現一個大型的新物種非常非常困難,尤其是像這種已開發地區,基本上根本不可能會有這麼大型的新種類會被發現。 所以還存有「牠搞不好是生在台灣的龍眼雞亞種呢!」浪漫幻想的人我還是建議你放棄,目前已有樣本送交實驗室進行分子檢定,結果也很快會有消息。 當地並不蠻荒,出出入入都是人和車輛,不可能會存在這種東西百年來不被發現,而且牠還一次一堆。 【面對龍眼雞的入侵】 初到貴寶地,缺乏主要天敵的牠們,終於在今年數量大爆發,一棵樹上可以看到上百隻的個體棲息,即使在本土相近物種也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現象,表示該地區的族群數量已經瀕臨失控。 這個時候還來得及防治嗎?我認為有機會,雖然不容易。 相較於福壽螺、荔枝椿象等造成大氾濫的種類,龍眼雞是一種比較「宅」的生物,有人把幾隻八里的龍眼雞帶到其他地區的龍眼樹上,一待就是原樹不動一整個禮拜,也就是說,在不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龍眼雞很有可能終其一生的生態活動都在同一棵樹上進行。 該地區龍眼老樹很多,是非常適合龍眼雞繁衍的環境,但是熱點目前卻還很侷限,我整理了一下實地觀察的結果(如附圖),目前該地區大約僅有30棵以內的龍眼樹上有龍眼雞分布,外圍的龍眼樹則還沒有看到,顯示目前擴散的範圍還很有限。 我看到有許多人潑冷水說「昆蟲耶,豈是抓得完的?」「人的力量有限,怎麼能與自然抗衡?」 要知道,今天我們還有機會可以做做看,明年、後年…牠可能就變成荔枝椿象,一騎絕塵,我們再也跟不上。 不做不知道有沒有機會,不是嗎? 為了我們的原生物種,不值得拚一次看看? 新聞爆發以來,就開始陸續有北部蟲友自動自發的加入捕捉清除的作業,幾天下來接力清除的結果,已經到了一天比一天難找到的地步,短短一周內的人為捕捉行動就可以感受到明顯的數量急遽下降,顯示牠比荔枝椿象這種「無目的亂跑」的昆蟲受到人為捕捉影響更大,也更有機會被限制。 再者根據資料牠的繁殖季大約是秋天(也就是這時間),如果能把握這一個世代有效降低牠在野外的數量,來年才更有機會控制得住數量,在良好棲地的情況下,昆蟲的繁殖會呈等比增加,越早處理越有機會。 [img]https://aamacau.com/files/uploads/2021/01/aamacau-photo-210112_0112_0447-1080x720.jpg[/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