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蟲友留言板》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forums.cgi?forum=7)
--- 關於(低頻次聲波)疑似不肖份子的可能手法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7&topic=14852)


-- 作者: Q5721365
-- 發表時間: 2011/12/29 08:07:55pm

[LIKE=q52027830776;qwe;=LIKE]靈異現象?原來是「低頻次聲波」作祟「微波通信」[網站關鍵搜索(低頻次聲波)]

蠟燭莫明奇妙說熄就熄,讓旁觀者忍不住汗毛直立、[背脊陣陣發涼(18.9赫茲)];但研究顯示,

這未必是靈異現象,很可能只是超低頻率聲音在作祟。[人耳聲音(耳蝸)(19.7Hz)]

英國科學實驗顯示,所謂次聲波(infrasound)的超低頻聲音,會引發人產生各種毛骨悚然的反應,

包括焦慮、悲不可抑與打寒戰…,證實次聲波與靈異感覺有關的說法。

英格蘭國家物理實驗室聲學科學家洛德說:「人在正常狀況下,根本聽不見次聲波,所以難以理解。」

洛德等用一個7公尺長的導管製造次聲波,並在一場750人的音樂會上測試次聲波的「靈」力。

研究員在4首現場演奏的現代音樂中,有部分摻入次聲波,然後要觀眾形容他們對音樂的感覺。

結果,22%表示,當次聲波加入時,會令聽眾經歷到非比尋常的感覺,如感到不舒服或難過、

、升起嫌惡或恐懼等神經質感覺。[人類大腦的阿爾法節律(8∼12赫)]

參與研究的赫福特郡大學心理學家魏茲曼說:「研究結果顯示,非常低頻率的聲音會讓人有不尋常的經驗,

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聲音可能存在傳說的鬼屋裡人們因為感覺怪異,便將之歸咎為鬧鬼。」

次聲波也可由自然現象引發,如暴風雨、季風、氣候型態與某些類型的地震。

動物如大象也使用次聲波做長距離溝通,或是做為驅逐敵人的武器。另一名研究員安吉麗絲說:

「有關次聲波的研究很多…跟次聲波有關聯的東西更是包羅萬象,

從光束武器到不良駕駛等都扯得上關係。」次聲波是指頻率小於(20Hz)

--------------------------------------------------------------------------------------------

神經型次聲波武器,它的振動頻率同人類大腦的阿爾法節律(8∼12赫)极為相近,

另一類是內臟器官型次聲波武器,其振動頻率与人体內臟器官的固有振動頻率相近,

可使人的五臟六腑產生強烈(共振),(破坏人的平衡感和方向感,

使人噁心及劇烈不适引起人体組織的共振。輕者頭昏、嘔吐、[心悸(舉例:可用衛生紙差不多薄的東西抵擋)]、

呼吸困難,重者致人昏迷、癱瘓,、)而失去戰斗力。次聲波還有滲透性強的特點,

因此即使人躲在工事和裝甲車輛內,也不能幸免。 由於人體各部位都存在細微而有節奏的脈動,

這種脈動頻率一般為(2∼16Hz),如內臟為(4∼6Hz),頭部為(8∼12Hz),人耳聲音(耳蝸)頻率:(19.7Hz)等。

人體的這些固有頻率正好在次聲波的頻率範圍內,(18.9赫茲)的次聲,還可使皮膚上的毛孔顫抖,

從而作用于心理,制造寒冷的感覺。一旦大功率的次聲波作用於人體,

人体這些固有的振動頻率和次聲頻率相近似,倘若外來的次聲頻率与体內臟的振動頻率相似或相同,

就會引起人体強烈的“(共振)”,從而使人產生上面提到的頭暈、煩躁、[耳鳴(嗶嗶聲)]、

噁心等等一系列症狀。特別是當人的腹腔、胸腔等固有的振動頻率与外來次聲頻率一致時,

更易引起人体內臟的(共振),(舉例:用手或物品抵擋到的話會有微震動),(肉眼不一定可看到微震動)。

----------------------------------------------------------------------------------------------

思維讀取,輸入及篡改的原理:[人類大腦的阿爾法節律(8∼12赫)]

讀取:如上所述,語言与思維等同論 電极進入舌咽神經或顏面神經,可以在思考時得到神經電位的信號,

由低頻電磁波發出后,可由人口喉同樣的原理轉化為聲音或直接變化為文字.

輸入:由語言与思維等同論,可由低頻電磁波發出由電极接受,在無意識狀態下,

即是大腦空閒時,可產生人”靈感”或者”突發奇想”的效果.

但這种想法可以覺察到,在思維鏈中是斷裂的,可以覺察到不是自己原來的想法,

同時由于外來電位變化受控者可以感覺到顏面部或舌下有發麻不适的感覺.

有時由于電位刺激過多,被控者可能不由自主地說出來,言不由衷!

篡改: 此原理用到次聲波,由于人的內臟由于生物電的變化工作在很低的頻率上,

剛好在次聲波的范圍內.這樣發射次聲波就可以讓人的情感產生變化,尤其是對准心臟部位的次聲波,

由于此部位迷走神經叢比較丰富,次聲波可以抑制或者興奮迷走神經,這种神經反饋反饋到大腦,

1)可以加上連入舌咽神經或顏面神經的電极輸入相應的語詞如漢語中的[”親受的””狗日的”(舌頭的感覺)]等,

使被控者可能未覺察地在短時間內改變對某一特定事物的看法.

2)可以通過強烈地抑制迷走神經,使人產生恐懼心理,或短暫大腦進入(無意識狀態)和(半途終止意識)或(意識混亂)

使得強制輸入不相關的內容變得可能!就會引起人體強烈的共振。

-----------------------------------------------------------------------------------------------

低頻睡眠

在低頻電磁輻射作用下,人腦會產生化學物質以調節自己的活動。這種物質可以導致各種病症,

使人在瞬間入睡,或者相反,讓人長期處於狂躁不安狀態。

低頻電磁波還能迅速導致發燒、頭痛、身體酸痛和惡心等症狀。

-----------------------------------------------------------------------------------------------

次聲波監測網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簽署後在全球建立了一個國際性的次聲波監測網,

這個監測網的目的在於任何在大氣層內、水下或太空中進行的核爆炸不會被忽視。

這個監測網的數據也可以被用來探測和定向非核爆炸以及其它次聲波聲源。

-----------------------------------------------------------------------------------------------

聲學所40年的研究歷史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在次聲發生、《傳播、接收、定位》、

噪聲場理論和技術方面有很高造詣的次聲和大气聲學与技術專家,其中,屠焰和趙樹卿著的《奇异的次聲》

(科學出版社1979年)、楊訓仁研究員著的《大气聲學》(科學出版社1997年)是該領域的經典著作;

謝金來研究員曾多次應邀出國講學和出席國際學術會議,發表次聲方面的學術論文70余篇。

聲學所在高性能次聲傳聲器的制造、抗干扰陣的研究与實施、(次聲觀察站建設)、大气次聲信號的實時處理、

分析、《次聲定位与傳播》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論基礎与實踐經驗。

-----------------------------------------------------------------------------------------------

(衛星追蹤是什麼?)[網站關鍵搜索(業餘衛星追蹤(Amateur Satellite Tracking)概要)]

「追蹤」一詞對科學家來講,就是能定出人造衛星在太空中的準確位置,而對業餘無線電人員來講,

從比較實際的觀點來看,就是:衛星何時會出現在「可視範圍」

(access range, 指地面電台能夠對衛星收發電波的情況)?

以及天線要指向何方?由於衛星通常被視為移動目標,

因此地面電台若使用指向性天線(通常是必要的,因為大多數衛星訊號強度都不強),

那麼衛星位置的資訊就很重要。另外,預測衛星未來將出現的時間(包括何時、多久、方位等),

也是一樣重要,因為除了同步衛星以外的衛星,每天出現在地面電台的可視範圍內的時間並不長,

不能把時間浪費在盲目的搜尋與等待。

一個設計精良的衛星追蹤程式能夠告訴我們:

一、當衛星出現在可視範圍內時最重要的一件事:

天線該指向何方(以便能手動或自動的驅動天線控制器指向正確的方向)?

還有其他重要資訊如:衛星出現時間可維持多久?

它的訊號可涵蓋到多大地面範圍(這決定了你可以和哪些國家的電台通信)?

任一時刻的都卜勒(Doppler)頻移是多少(以便即時手動或自動的修正收發機的頻率)?

二、預測衛星多久之後會再度出現在可視範圍內?甚至在未來的某一時間區間內有哪些時段會出現

(白天或黑夜?有些衛星沒照到陽光無法工作)?

而這些未來的衛星pass具有什麼樣的特性(其飛行方向、出現時間持續多久、仰角有多高等等)?

為什麼要追蹤衛星?

一般低軌道衛星(300-1700公里)一個pass的時間不會超過25分鐘,

而地面電台一天當中利用同一個衛星來通信只有4-6個pass的機會,

也就是每天平均只有1.5-2小時的總通信時間而已。橢圓軌道衛星比較特別,

以AO-40為例,它的近地點(perigee)只有大約1000公里,

而遠地點(apogee)則高達將近60000公里,因此衛星維持在高軌道的時間很長,雖然每天的pass只有1-2次,

但總通信時間卻可高達12小時左右(北半球地區)。

地球同步衛星是位於赤道上空約36800公里高,由於其繞行速度幾乎與地球相同,

因此從地面看,衛星好像是「掛」在太空中一個固定不動的位置,

只要地面電台 “看” 得到這個衛星,那麼一天24小時都可以利用它來通信,

反之,你現在看不到的同步衛星,你就永遠看不到且用不到。

可惜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業餘衛星採用地球同步軌道。

從上述可知,不同的衛星軌道特性差異極大,ham具有衛星追蹤的能力,的確可以增加通信的效率和樂趣,

在任何時間與地點都有能力掌握任一衛星的動向,總比坐在收發機前漫無目的的搜尋衛星訊號還要好吧!

衛星追蹤怎麼做?

筆者認為,如果你連電腦的基本操作都不會,那麼要玩業餘衛星通信會是一件很累的事,

因為有太多相關工作要藉助於電腦,然而,你卻不一定要是電腦高手才玩得起來。前曾提及,

本文要說明的兩種衛星追蹤方式都是要使用電腦,第一種是上網執行網路追蹤程式,

第二種是在你自己的電腦上安裝衛星追蹤程式,

這種方式有比較多的功能和使用彈性。

(一)上網執行衛星追蹤程式

如果你沒有自己專屬的個人電腦,或你自己的電腦沒在身邊,只要你目前正在使用的電腦可以上網,

就可以連線到有線上追蹤程式的網站,去查看你想知道的衛星現在位置在哪裡。以下幾個網站是比較有名的:

1.http://www.heavens-above.com/

2.http://spaceflight.nasa.gov/realdata/tracking/index.html

3.http://liftoff.msfc.nasa.gov/RealTime/JTrack/

4.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MissionControl/overpass.html

其中第3個網頁JTrack可以顯示地球與衛星軌道的3D圖形,還可以利用滑鼠任意轉動3D圖形的角度,

以便仔細觀察兩者間的關係,是很酷的一個網站。網站首頁圖形附於文後,以供參考。

使用這些網站的步驟都很簡單,通常只要輸入地面電台的經緯度(或再加上高度)、所在時區,

然後選擇你想要追蹤的衛星名稱,

一瞬間結果就顯示出來了,有些用文字有些用圖形來顯示其結果,各位上網實際體驗一下便知道。

(二)在個人電腦中使用衛星追蹤程式

現今的衛星科技已經相當成熟,所發展出的衛星追蹤程式更是不計其數,有專業的、業餘的;付費的、

免費的;文數字顯示的、圖形顯示的等等,還有適合各種不同電腦作業系統的版本,

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業餘使用的版本雖不必非常精密,

但功能也不可太少,把大部分追蹤衛星的相關工作交給電腦去做,這樣才能使業餘玩家專注於通信作業。

以一個業餘衛星通信的初學者來看,追蹤衛星的過程中,想要得到哪些資訊呢?應該不外乎下列三項:

1.  衛星何時升起、何時落下、持續多久(rise-time,fall-time,duration)

2.  衛星出現在可視範圍時,天線該指向何方(azimuth,elevation)

3.  地球上哪些區域範圍涵蓋在衛星的「足印」(footprint)下

那麼操作者又該先輸入什麼資料,才能從追蹤程式得到想要的資訊呢?

一、地面電台的基本資料:

1.包括有經緯度、高度、時區等資料,地面電台的數量可以依需要逐一輸入,

追蹤程式會為此建一個地面電台資料庫。

2.如果有自動天線控制器,則需輸入控制器的各項資料,並且經過校正手續。

二、動態的數據設定:

1.衛星軌道資料(TLE),通常可以從網路上下載後由追蹤程式讀進此資料,有些功能較強的程式,

甚至可以自行連結到指定的網站去下載資料,並且自動定時去更新它。

2.想追蹤的衛星名稱(可以一次多個)、追蹤地點(一個或兩個以上)、預測的日期時間(或時段)、

輸出資料的格式(文字或圖形顯示)等等。

------------------------------------------------------------------------------------------------

微波與衛星通訊

微波通信
     無線電微波的頻率範圍在 2GHz∼40GHz 間 (1G = 109) 。

微波傳輸屬於一種有向性 (line-of-sight) 方式,即傳送與接收端間不能存有障礙物體阻擋,

才能收到良好的聲音與影像。通常,微波用於寬頻帶 (widiband) 及雷達 (radar) 系統,不過,

一半以上的電話系統使用微波傳輸。1931 年,英國的多爾 (Dover) 使用第一個商業化微波系統橫跨英國通道。  

在微波系統中,微波(2∼40GHz) 在收發天線間直線式傳送。  

電視也使用微波傳輸,因為微波提供視訊 (video) 影像所需的傳送容量。

加拿大擁有一個全世界最廣泛的微波系統,此外,美國也有幾個微波系統,作為語言及資料通道。  


除了前述在兩不同地點架設天線的系統外,衛星也是一種微波通信系統。

在衛星傳輸中,由地面的發射天線將訊號送上固定在地球軌道上的衛星,

再由衛星轉送下來,廣播訊號給地面上其它的接收天線,  

衛星通信  

一般而言,通信衛星大都屬於同步衛星 (synchronous satellite)。

這類衛星固定在地球表面上方 22300 哩的軌道,與地球維持同步旋轉,

因此可視為地球上某個固定點,是以稱為同步衛星。由於衛星廣播範圍很大,

彼此之間也可以互傳訊息,因此袛要有三枚相距 120o 的同步衛星,三枚同步衛星可做全球性廣播

幾乎可以對全球任何地方 (除了南北極某些地區外) 傳送資料,  

目前國內相當風行的小耳朵、中耳朵與大耳朵均是同步衛星傳輸的範圍,或

稱為直播衛星 (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 DBS)。如,日本的百合二號與大陸亞衛一號均是。  

通信衛星系統已廣泛應用於科學、商業及軍事上,一般的電話 (如洲際線路) 與電視轉播亦多透過衛星頻道。

由於硬體設備 (如天線) 的費用已十分便宜,加上觀念的普及,未來人類仰賴衛星的應用領域必然日益增加。
<a href="http://homepage2.nifty.com/m_kamada/javascript/satellite/index.htm">科普衛星跟蹤軟件網址</a> <a href="http://www.nlsa.com/nfw.html">NOVA for Windows軟體網址</a>
<a href="http://www.cib.gov.tw/mail/Mail_Report.aspx">刑事警察局檢舉網址</a>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