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cloud
[這篇文章最後由cloud在 2010/05/20 09:44pm 第 1 次編輯] 資料來源 Q1驚喜!主計處:GDP13.27% 全年上修至6.14% 主計長石素梅指出,第一季經濟成長大幅超出預期,主要受到民間投資和出口的成長優於原先預估所致。主計處並向上修正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6.14%;原先預估為 4.72%。消費者物價指數預估全年漲幅為 1.4%。國民生產毛額(GNP)為 13 兆 5590 億元,折合 4263 億美元,每人 GNP 18414美元。 主計處表示,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全年為1.40%,民間消費全年溫和成長1.99%;今年民間投資成長18.38%。 [UploadFile=A5BCA9RA6W_1274358026.jpg] -------------------------------------------------------------------------------------------- 實在........是.......太........厲...........害........了
-- 作者: 可以蟲來嗎
對這個不懂
-- 作者: 巫小榮
[quote][b]下面引用由[u]可以蟲來嗎[/u]在 [i]2010/05/20 10:04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花蜘蛛 失業率也創新高嗎?
-- 作者: 054
很簡單."企業免費用人專案"當然讓企業家有錢投資....
-- 作者: romantsai 一句愚民教育,信者為愚民; 看看周圍的人真的有那感覺嗎? 還是肥了富人,傷的都是那些窮人呢?
-- 作者: luke
一個大學助理教授100多個博士來應徵,
-- 作者: Cesar
經濟的數據 [b]去年基期低 各國首季都亮眼![/b] 聯合晚報╱記者吳孟庭/台北報導 2010.05.20 上半年因去年第一季各國國內生產毛額的基期普遍都低,大部分國家GDP在首季都表現亮眼,但預期GDP成長率會逐季遞減,景氣是否會呈W型反轉,專家認為這是景氣波段震盪的正常現象,只要美國穩住景氣走勢,台灣景氣就不至於再次衰退。 新加坡最新預測,首季GDP年增率達13.1%,中國依舊呈雙位數成長,美國、韓國的景氣預測也都優於預期,景氣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各國數據表現驚人都因基期效應,台灣方面若整年度GDP年增率可達5%,有絕大部分是因為基期低,從出口急速冷凍的去年谷底翻身。 但他觀察下半年,台灣主計處2月預測第三、四季GDP分別為3.95%及0.66%,基期效應已不明顯,且與先進國家如美國相當,漸漸符合全球趨勢。 由於今年的GDP表現將從首季達到高點後,依序逐季遞減,面對國際上如歐洲債信隱憂、火山灰塵之影響,楊家彥指出,要再進入衰退期,除非是歐洲情勢失控,影響美國經濟景氣。但目前觀察應不至於,而在美國呈現穩健緩慢復甦下,只要美國穩住,台灣就不至於進入二次衰退,不會出現W型反轉的現象,GDP也只是回到正常現象前的震盪波動。
-- 作者: 054
[quote][b]下面引用由[u]romantsai[/u]在 [i]2010/05/21 11:15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動力裝置
一個令人欣喜的新聞
-- 作者: 花蜘蛛
沒工作活不下去,
-- 作者: 動力裝置
[quote][b]下面引用由[u]花蜘蛛[/u]在 [i]2010/05/21 11:30pm[/i] 發表的內容:[/b] 一胎化政策造就一堆小太陽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 離題了...
-- 作者: 哩個哩
[這篇文章最後由哩個哩在 2010/05/22 03:03pm 第 3 次編輯] 過勞死 --- 有 ( 心甘情願 ) .
-- 作者: ford4391
一定有人過的比較差,可也有人越過越好,
-- 作者: tiffany101
[quote][b]下面引用由[u]luke[/u]在 [i]2010/05/21 11:36am[/i] 發表的內容:[/b] 我個人感覺技職學校(高工/高職)比那些自稱是碩博士的學生強多了
-- 作者: ford4391
哈哈!樓上的Tiffany101 大大,您說的好,
-- 作者: 60152
唉~ 最近遇到幾個研究生 有些有實力的反而不想繼續讀下去 小弟是一位科大肄業生(我沒跑去要分數) 那我會比那些要分數的還要差嗎? 經濟成長率!? 失業率?
-- 作者: Hsu
[這篇文章最後由Hsu在 2010/05/24 10:05pm 第 2 次編輯] 現在錯誤的教育政策讓原本可投入就業市場的人口遞延四年,畢業後高學歷新鮮人過多,高不成低不就,失業率當然攀高;未檢討自己“價值”多少,反而怪大學生薪資兩萬出頭,誰造成的? 勞力市場嚴重缺工,只好引進外勞;引入外勞又造成本國勞工排擠,勞委會於是嚴格限制外勞比例。結果企業無法經營紛紛外移,造成台灣就業市場萎縮;政府拿不出辦法,反而痛罵西移企業“不愛台灣”,製造階級鬥爭,誰在玩這套? 以上能走回頭路嗎?不可能了,台灣怎麼走下去?我也不知道,不過以過去 台灣經驗,相信我們還是能渡過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昔日台灣經濟每下愈況,在昆論呼喊,許多人說是國際因素。現在台灣經濟稍微起色,又是國際因素。只是大家忽略了其中跌幅與漲幅都較國際間來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