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台灣昆蟲紀錄區》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forums.cgi?forum=25)
--- 《鞘翅目》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forums.cgi?forum=26)
---- 蘭嶼豆鍬 Figulus curvicornis  採集及繁殖紀錄(2016/10/8更新於P.4 38F)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26&topic=301)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6/13 02:50:56am

[LIKE=monkey邱;s950239;sason;hitoshiQ;pacific;ampicillin00;我是進桑;johnkin;zozo;老甲虫;oio;hsiencih;eric71903;taiwan3810;黑輪王;oba72367r;養蠱者;APPEAR;LFP;333;chang06;nttu-96311;蔡宇宸;澤田家康;wdfrty1562;源;Jackie1918;=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穎在 2016/10/08 11:40:37pm 第 14 次編輯]

去年曾經去過一次蘭嶼,
因自認沒有實力進行朽木採集,
加上遊玩的時間是在4月底,
所以也無緣見到任何一種鍬,
今年有幸在4月13日能再度拜訪充滿熱力的蘭嶼,
這次不能再錯過這個機會了,
一定要好好把握一下,
通常人家說,
新手運,
就是這樣的 :em03: ……
雖然說並不是採集到極稀有的蘭嶼矮鍬,
但是在第一天就能碰到神祕的蘭嶼豆鍬,
也可以說是非常幸運了!!
這次三天兩夜的採集,
蘭嶼豆鍬只有一窩, 其餘全部是還在蟄伏期的姬扁以及螞蟻白蟻……
這窩的蘭嶼豆鍬只有三隻成蟲,
其餘是蛹及幼蟲,
蛹因為採集不當而造成了很多的損傷.
在打開朽木時,
並不會直接看到蛹,
因為牠們的蛹室會蓋的有點像是小型土繭,
蘭嶼豆鍬的蛹非常的脆弱,
一開始不知道以為是小土球就隨便壓破......
所以這次的採集可以說是非常失敗:em23: ......
許多蛹就這樣被我不小心的摧毀了 :em16: ,
但是了解了這點以後,
只要是小橢圓形的土球都非常小心的撥開,(土球大小約膠囊那麼大)
這樣還是能安全的將蛹取出.
幼蟲的數量也不多,
前蛹3隻, L3中期幼蟲1隻.
以上是採集相關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繁殖的部分.

採集到只有三隻成蟲,
一般人會怎麼做呢?
曾經有想過說不定三隻都是公蟲,
放下去又生不出來還得冒著屍骨無存的風險 :em22: ,
是不是應該要冰掉至少留個標本,
查了昆蟲論壇的昆蟲記錄區,
及貼圖區,
希望能找到蘭嶼豆鍬的繁殖紀錄參考,
若繁殖難度太高乾脆就留標本,
可惜的是,
大部分的資料都是矮鍬, 豆鍬, 等,
不過看完了所有我能查到的資料後,
我有非常大的信心能繁殖出來 :em07: ,(只要那三隻其中一隻是母蟲的話…)
矮鍬與豆鍬都是非常容易繁殖的種類,
且飼養空間不需太大,(太大應該也很難找到原本的成蟲吧…)
所以我決定拼一下,
於是在4/20時將三隻成蟲一起投產
[UploadFile=1_1339527440.jpg]
飼養容器是中型的飼養盒, 容量3公升
使用的應該是杜英產卵木,
[UploadFile=2_1339526654.jpg]
[UploadFile=3_1339526714.jpg]
[UploadFile=31_1339526758.jpg]
紀錄標籤


從參考前輩們的紀錄可以得知,
這類的鍬形蟲生長的速度非常快,
約3個月可以一代,
1個月的投產時間通常可以採到L2~L3的幼蟲,
於是決定在1個月後再開採,
[UploadFile=4_1339526809.jpg]
在4/26時,
採集時的蛹接近羽化的時間了 :em01: ,
看起來很像是要黑掉,
這隻是公蛹,
可以在腹部末端看到很明顯的生殖器.
[UploadFile=61_1339526838.jpg]
這顆蛹4/30羽化了,
但是他長得很奇怪,
在鞘翅中有一個洞,
感覺是被打穿了一樣,
而不是表面的凹洞,
懷疑是在運送途中受到傷害, 或是有其他不明的原因,
另外這隻個體在前胸背板外緣也是怪怪的,
兩邊的表現不太一樣,
左側很明顯是較為斜切的,
此蟲蟄伏期約2~3星期,
過蟄伏期後餵食麵包蟲,
食量非常大,
但很不幸在飼養沒有很久之後就因為環境太過乾燥而脫水死亡 :em10: .
[UploadFile=5_1339526874.jpg]
這是另一顆採集時是前蛹的公蛹,
約4/30化蛹,
5/14羽化,
蛹期約兩周,
這是一隻正常的公蟲.
[UploadFile=62_1339526902.jpg]
羽化後會維持這種紅褐色一段時間,
至過蟄伏期後還是會帶一點點的深紅褐色.
[UploadFile=7_1339526936.jpg]
4/30發現終於有一顆母蛹了,
可以看到腹部末端沒有螺旋狀生殖器的構造,
這時心想,
萬一那三隻投產的剛好全是公蟲,
至少這裡有一隻母蟲能夠生生看,
但就是這種僥倖的心態… :em19:
[UploadFile=8_1339526959.jpg]
雖然說在這之前已經知道羽化前會變黑,
但公蟲母蟲差距會這麼大嗎 :em19:  :em19:  :em19: ?
但這母蟲腳步已經會稍微晃動,
看似是羽化前的徵兆,
但,
她最終還是只有停留在這樣的徵兆… :em23:

這種蟲飼養上應該是不會很困難的,
但偏偏我養得不好,
歸納幾個原因,
1. 蛹室的濕度起伏太大.
2. 蛹室形狀不對, 我是利用很小的中藥罐, 但似乎還是太大, 造成蛹的壓迫.
3. 蛹取出時產生碰撞.
這樣看起來不取出蛹應該是比較方便的做法,
但是不取出來就不能得知性別了,
這就是有一好沒兩好啊~!
希望以後有機會用顯微鏡好好觀察一下成蟲形態,
看看能不能找出區分公母的方法.

2012/6/6
前一晚掛了一隻非常滿意的DHH母蟲,
心情真的是非常遭 :em26:  :em26:  :em26: ,
看了這個已經投產已經超過1個月的產房,
忍不住還是把它挖開來檢查吧!
這一個月的期間雖然都有不斷的補充動物性蛋白質,
但是並沒有觀察到明顯的食痕,
可能是在投產前的餵食已經能讓成蟲保持非常足夠的體力.
[UploadFile=9_1339527007.jpg]
這是6/6開挖前所拍的照片,
看得出來他們有很努力的鑽進去!
[UploadFile=10_1339527123.jpg]
從側面可以看到他們似乎有很習慣的走道,
獸有獸徑, 也許這就是蟲徑吧 :em05: !?
其實會想挖開另外有一點是因為看到側邊似乎要開始長黏菌了…
[UploadFile=11_1339527168.jpg]
在朽木下方發現了3隻L3幼蟲 :em03: ,
後來又挖到2隻L3, 1隻L2幼蟲,
所以一共是挖到了5隻L3, 1隻L2,
就如同前輩們的經驗,
幼蟲成長非常快速,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
就能夠挖到L3的幼蟲了,
[UploadFile=15_1339527211.jpg]
先暫時用250cc布丁杯裝起來,
終於確定原本採集到的三隻成蟲中有母蟲了,
瞬間心情變得很好…………..
一掃損失DHH種母的壞心情……………… :em04:
[UploadFile=12_1339527249.jpg]
成蟲在朽木中鑽來鑽去蓋隧道,
就像是採集時所看到的一樣,
朽木中充滿了隧道,
但並沒有看到幼蟲,
最後朽木並沒有整個拆開檢察,
選擇全部埋回去等待自然發展.
[UploadFile=16_1339527282.jpg]
成蟲抓出來餵一餵,
準備再衝下一輪,
預計使用更大底面積的產房,
希望能取得更多的幼蟲.

以上是目前的狀況, 若未來還有進展會再放上來更新,
謝謝大家!!!
:em18:


-- 作者: eric71903
-- 發表時間: 2012/06/13 07:21:37am

我只有撿到一隻都拿下去賭了...T_T


-- 作者: 956786
-- 發表時間: 2012/06/13 07:36:20am

第一次 知道可以餵鍬形蟲吃麵包蟲耶
是只有蘭嶼豆鍬會吃嗎?


-- 作者: 宗燁
-- 發表時間: 2012/06/13 08:32:34am

真棒的記錄~鼓鼓掌
這一類目前只飼育過矮鍬
當初也是單一隻就丟下去
還好有強運~剛好是隻母蟲
不過開挖產房時由於時間過早
幼蟲都還很小一隻~便全部埋回去
這個步驟~似乎驚嚇到該母蟲
誤以為來到全新的產卵環境
便把原有幼蟲全部嗑掉(推測)

一個月之後的開挖~什麼也沒有了@@

目前又新進一批成蟲投產中~希望能有好成績


-- 作者: livermore
-- 發表時間: 2012/06/13 10:36:40am

嘿嘿,可愛的小憨豆~~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6/14 01:35:13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eric71903[/u]在 [i]2012/06/13 07:21:37am[/i] 發表的內容:[/b]
我只有撿到一隻都拿下去賭了...T_T
[/quote]
衝下去就是真男人啊~
[quote][b]下面引用由[u]956786[/u]在 [i]2012/06/13 07:36:20am[/i] 發表的內容:[/b]
第一次 知道可以餵鍬形蟲吃麵包蟲耶
是只有蘭嶼豆鍬會吃嗎?
[/quote]
很多小型的鍬形蟲都是肉食性的,
例如矮鍬, 角葫蘆鍬形蟲, 豆鍬...
[quote][b]下面引用由[u]宗燁[/u]在 [i]2012/06/13 08:32:34am[/i] 發表的內容:[/b]
真棒的記錄~鼓鼓掌
這一類目前只飼育過矮鍬
當初也是單一隻就丟下去
還好有強運~剛好是隻母蟲
不過開挖產房時由於時間過早
幼蟲都還很小一隻~便全部埋回去
這個步驟~似乎驚嚇到該母蟲
誤以為來到全新的產卵環境
便把原有幼蟲全部嗑掉(推測)

一個月之後的開挖~什麼也沒有了@@

目前又新進一批成蟲投產中~希望能有好成績
[/quote]
謝謝您的讚賞!
看來這類的鍬形蟲還是不如想像中的好養,
雖然多產,
但也許這就是用來平衡較高的死亡率吧~~
[quote][b]下面引用由[u]livermore[/u]在 [i]2012/06/13 10:36:40am[/i] 發表的內容:[/b]
嘿嘿,可愛的小憨豆~~
[/quote]
對啊~他們很可愛, 但絕對不憨...
他們的運動能力很強...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6/23 01:56:44am

[LIKE=s950239;老甲虫;oba72367r;333;chang06;蔡宇宸;=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穎在 2012/06/23 01:58:22am 第 1 次編輯]

2012/6/14又將三隻成蟲放入產房,
這次的產房用比原本飼養箱更為大型的中型整理箱,
容量約為10公升,
如下圖.
[UploadFile=0_1340387403.jpg]
朽木樹種應該是杜英,
一根劈碎鋪在箱子的其中半邊,
完整的一根則放在另一半邊,
會這樣做的原因是上次挖出的幼蟲都在表面,
試試看這樣增加朽木表面積的方式會不會增加幼蟲數量...
朽木處理狀況如下圖.
[UploadFile=1_1340387541.jpg]
底部木屑使用2次發酵木屑,
同第一次投產時所使用的木屑,
但放的久一點了, 所以木屑看起來顏色較深,
如下圖.
[UploadFile=2_1340387631.jpg]
鋪上朽木外層樹皮部分,
作提供攀爬用,
如下圖.
[UploadFile=3_1340387730.jpg]
就靠你們了!!!
希望一個月後會有好成績~~!!
[UploadFile=4_1340387798.jpg]


-- 作者: 老甲虫
-- 發表時間: 2012/06/30 09:46:13am

台灣原生小型蟲也有不少粉絲
目前正在繁殖路易士角葫蘆
曾有失敗過經驗~~希望這次能成功
謝謝PO圖欣賞也謝經驗交流
更希望也是願望能飼育到蘭嶼豆及蘭嶼矮鍬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7/01 03:13:20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老甲虫[/u]在 [i]2012/06/30 09:46:13am[/i] 發表的內容:[/b]
台灣原生小型蟲也有不少粉絲
目前正在繁殖路易士角葫蘆
曾有失敗過經驗~~希望這次能成功
謝謝PO圖欣賞也謝經驗交流
...
[/quote]
蘭嶼豆過一陣子應該有機會...
蘭嶼矮的話...難度應該很高


-- 作者: eric71903
-- 發表時間: 2012/07/23 00:09:39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穎[/u]在 [i]2012/06/14 01:35:13pm[/i] 發表的內容:[/b]
衝下去就是真男人啊~
[/quote]
賭輸了...T_T
連屍體都沒有...


-- 作者: 大便
-- 發表時間: 2012/07/24 06:47:1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eric71903[/u]在 [i]2012/07/23 00:09:39am[/i] 發表的內容:[/b]
賭輸了...T_T
連屍體都沒有...
[/quote]
又有理由可以去蘭嶼了
真棒~~


-- 作者: human
-- 發表時間: 2012/07/31 00:20:37am

蘭嶼豆鍬這類鍬形蟲
公母好像都無法從外觀分辨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7/31 00:46:28am

[這篇文章最後由穎在 2012/08/11 01:49:26am 第 2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human[/u]在 [i]2012/07/31 00:20:37am[/i] 發表的內容:[/b]
蘭嶼豆鍬這類鍬形蟲
公母好像都無法從外觀分辨
[/quote]

用肉眼確實很難分出來
目前我只有確定為公蟲的標本
還沒有確定為母蟲的標本
如果能將公母蟲標本以放大鏡或顯微鏡比較一些細微部位的話
也許能找到一些差異~~~

這蟲的蛹期很短而且挖出後不好照顧
如果不能從成蟲外觀分辨公母的話
個人認為會造成繁殖上的不便


-- 作者: human
-- 發表時間: 2012/07/31 06:27:08pm

李惠永先生所寫的台灣鍬形蟲
裡面有寫到figulus矮鍬形蟲屬的公母似乎無法判別
可是這本書已經不算最新的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研究出公母的判別法
而我倒還沒看過這種鍬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8/01 03:01:37am

[LIKE=hueal;333;chang06;=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穎在 2012/08/02 00:39:36am 第 2 次編輯]

好久沒有更新了,
最近因為筆電掛了所以一直無法上傳照片,
今日剛好借來朋友電腦,
趕緊更新一下.

2012/7/5  檢查第一次開挖時(2012/6/6)撥剩的木屑及碎木塊,
在原先的產木中尋得了L2幼蟲3隻, L1幼蟲1隻,
今日(2012/7/31)已觀察到這批幼蟲已經有開始蓋蛹室的個體了~

2012/7/22  第一次開挖時就取出的幼蟲好久沒動靜了,
忍不住打開來看一看,
手感不錯有好多土繭(切記蘭嶼豆鍬土繭很小很薄, 不像花金龜那麼堅固.)
趕快打開來看一看~~~
[UploadFile=IMG_6644_1343760452.jpg]
竟然都羽化了,
真開心, 第一代的蘭嶼豆鍬出現了, 身體還帶有點紅褐色,
一共6隻~~~
[UploadFile=IMG_6645_1343760508.jpg]
在之前的飼育過程中發現, 蘭嶼豆鍬蟄伏期並不長,
而且過蟄伏期後食量非常大, 為了避免餓死, (其實我感覺蘭嶼豆鍬並沒有很容易餓死, 反而是在過於乾燥的環境中很快地就會死亡)
從2012/7/22至今2012/7/31之間,
都有不斷地補充新鮮食物,
但是2012/7/31檢查時, 還是發現了這個...
[UploadFile=IMG_6652_1343760742.jpg]
過去羽化一隻鞘翅上有洞的公蟲,
也是活得不久,
這次被分解的個體是第二張圖中左右鞘翅沒有合起的個體(紅圈),
我猜可能造成死亡的原因有兩個,
一、羽化不全的個體都非常短命?
二、羽化不全導致身體脆弱部位被其他個體攻擊?
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樣本才能知道,
但羽化不全或是蛹期死亡似乎是頗為常見的...
從2012/4/30投產以來,
至今約三個月的時間,
僅多增加了5隻成蟲,
雖然幼蟲成長快速也非常健壯,
但是繁殖出來的數量還是真的很少,
在此向各位來訊詢問的朋友說聲抱歉 :em19:
這幾天會再開挖2012/6/14第二次投產的產房,
希望會有好成績!! :em05:


後記:
2012/8/1颱風天挖蟲天,
開挖後發現共辜,
猜測原因,
""環境過濕""......求好心切使用大環境結果造成自己找蟲麻煩,
下次還是使用小箱子繁殖較為恰當......
但投產的三隻成蟲都還健在~
先餵個幾天再第三次投產吧...... :em23: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8/11 00:27:12am

[LIKE=hueal;333;=LIKE]今天將野生成蟲三隻第三度放入產房,
這次不用第二次投產所使用的整理箱,
改用第一次投產所用的飼養箱,
希望能夠使濕度維持在最適當狀態,
第二次投產時使用過濕環境,
造成一隻幼蟲也沒取得的慘況.....
[UploadFile=IMG_6666_1344615710.jpg]
產木應該是杜英, 完全沒有泡水只有將表皮去除,
直徑大約6~7公分,
[UploadFile=IMG_6667_1344615802.jpg]
產房側視圖,
底部大約1/3全部壓緊,
放入產木後邊邊也稍微壓緊,
我覺得產房不要弄得太滿,
這個蟲很會到處亂跑,
一不小心就會"出國深造"...
[UploadFile=IMG_6669_1344615898.jpg]
放入前和F1子代合影一張吧!
左邊三隻是野生成蟲,
右邊五隻是F1成蟲,
比較一下F1真的比較大哦~
下個月再來看看生的如何 :em04: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8/14 03:02:38am

[LIKE=hueal;老甲虫;chang06;=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穎在 2012/09/13 12:57:49pm 第 3 次編輯]

前些日子F1的第二批幼蟲已經看見在底部蓋蛹室了~
昨天應該是已經化蛹3天了, 決定挖出來辨認公母,
4隻幼蟲最後只有3隻成功蓋蛹室,
人工蛹室目前還是挑戰,
暫時用衛生紙試試看,
不過還是發現會有亂滾的情況,
再觀察幾天,
若還是會亂滾可能要用插花海綿再更仔細的製作了.
[UploadFile=A9F8BDD7A5CE_1344884426.jpg]
可愛的母蟲~


一共是2公1母
[UploadFile=A9F8BDD7A5CE2_1344884507.jpg]

做成一個笑臉的形狀,
希望我也能笑得如此開懷...


-- 作者: 老甲虫
-- 發表時間: 2012/08/15 08:55:25am

基本上推論產量應就不會多 !
產量會多在蘭嶼就很容易採集到了不是嗎 !
謝謝續PO文大家研討欣賞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8/15 03:28:02pm

[LIKE=kgb;chang06;=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穎在 2012/08/15 03:30:26pm 第 2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老甲虫[/u]在 [i]2012/08/15 08:55:25am[/i] 發表的內容:[/b]
基本上推論產量應就不會多 !
產量會多在蘭嶼就很容易採集到了不是嗎 !
謝謝續PO文大家研討欣賞
[/quote]


其實在產地少,
不一定代表在人工環境下會少,
這一點雞冠應該是最好說明的了~
我覺得生的這麼少,
應該是還沒有掌握到訣竅,
照理來說應該能夠像矮鍬一樣大量繁殖才是.

額外提一下,
蘭嶼豆鍬, 為何不叫蘭嶼矮鍬?
蘭嶼矮鍬, 為何不叫蘭嶼豆鍬?
豆矮的中文俗名究竟是如何訂的?
其實比對一下,
蘭嶼豆鍬和台灣的矮鍬外型較相似,(體型較大)
而蘭嶼矮鍬和台灣的豆鍬較相似,(體型較小)
包含Figulus屬, 也有人稱豆鍬屬, 或稱矮鍬屬...

另外,
我覺得蘭嶼豆鍬及蘭嶼矮鍬,
中文俗名似乎有一些問題,
我不是很清楚命名的原則,
但是說一個物種是XX的鍬形蟲,
感覺比較像是XX地方所特有的,
但是蘭嶼豆鍬,
是廣泛分布於許多區域的鍬形蟲,
蘭嶼矮鍬也是,
但這樣的俗名卻讓人以為是蘭嶼所特產的豆鍬或矮鍬...
可能是相對於"台灣"而言, 蘭嶼所特產,
但是從更大尺度來看,
這樣的中文俗命似乎有點不適合.

參考資料:
http://www.bio-nica.info/lucanidae/FIGULUS.htm


-- 作者: 老甲虫
-- 發表時間: 2012/08/16 07:44:50am

外國人的資料好詳細 !! 就連圖片也利害 !! 完全是手繪的 !!

你所謂絕竅 ?? 就等你發表了
謝謝PO文研討欣賞


-- 作者: cs40378
-- 發表時間: 2012/08/16 09:04:39pm

請問一下:

所以豆鍬跟矮鍬之類的的蟲種產房重點不是木頭的硬度,而是整體產房的濕度嗎?

還想請教一下,產木要直立置放於產房還是橫放?木屑埋產木的高度大約多少?

請前輩解惑!感謝!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8/17 00:19:53am

[LIKE=cs40378;chang06;=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穎在 2012/08/17 00:21:19am 第 2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cs40378[/u]在 [i]2012/08/16 09:04:39pm[/i] 發表的內容:[/b]
請問一下:
所以豆鍬跟矮鍬之類的的蟲種產房重點不是木頭的硬度,而是整體產房的濕度嗎?
還想請教一下,產木要直立置放於產房還是橫放?木屑埋產木的高度大約多少?
請前輩解惑!感謝!
[/quote]
您好,
關於Figulus屬鍬形蟲的產卵環境,
這我也是第一次繁殖這類鍬形蟲,
所以我也不敢跟您保證說一定是如何如何,
但是根據我這幾個月的經驗以及原棲所的狀況來看,
過於潮濕的環境應該是不會產卵的,
除非這次換回原本環境後也不會產卵,
那麼可能就是蟲體的問題而不是環境的問題了,

而根據過去爬文的經驗,
大部分的前輩是使用較乾燥的環境,(但絕對不是過於乾燥)
但是也有看過使用較濕環境也很成功的例子,
關於"較濕"和"較乾",
這兩個詞的使用上,
我覺得會有很多問題, 畢竟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太一樣,
所以真的是蠻難形容的,
但我覺得較好的投產方法是,
使用正常濕度的木屑,
但容器的開口不能太小,
讓水氣盡量可以蒸散掉,
使水氣不會凝結在上面而又滴回箱中,
這是我覺得較好的方式,
但是不一定這就是最好的方式,
我也還在摸索中,
希望我的回覆對您有幫助,
感謝

ps朽木的硬度及放置方式我是覺得還好, 不要太軟或太硬都可以,
而採集時的情況則是, 朽木直徑約6cm左右, 橫放於地表.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9/12 01:18:52am

[LIKE=cs40378;老甲虫;chang06;=LIKE]垂直攀爬的F1子代
[UploadFile=IMG_67071_1347383810.jpg]
PS. 人工蛹室的三顆蛹都已經順利羽化了~


-- 作者: cs40378
-- 發表時間: 2012/09/13 11:46:09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穎[/u]在 [i]2012/08/17 00:19:53am[/i] 發表的內容:[/b]
您好,
關於Figulus屬鍬形蟲的產卵環境,
這我也是第一次繁殖這類鍬形蟲,
所以我也不敢跟您保證說一定是如何如何,
...
[/quote]


在下最近嘗試繁殖了矮鍬

但是發現成蟲在產木中間偏木心地方鑽了一個洞

然後就很少出現了,除了餵食之外

後來成蟲死亡後我打開木頭內部卻沒有找到幼蟲

請問一下,豆鍬也會有上述的這種狀況嗎?

順道一提,在下在野外採集時,常常可以發現X肥跟矮鍬共存

就連之前發現豆鍬時,都有X肥出現

這兩種蟲是否可以共存呢?

希望能跟大大求教!感謝!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9/13 12:54:14pm

[LIKE=cs40378;兩點鋸鍬形蟲;LFP;chang06;蔡宇宸;jimchu;=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穎在 2012/09/13 12:55:25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cs40378[/u]在 [i]2012/09/13 11:46:09am[/i] 發表的內容:[/b]
在下最近嘗試繁殖了矮鍬
但是發現成蟲在產木中間偏木心地方鑽了一個洞
然後就很少出現了,除了餵食之外
後來成蟲死亡後我打開木頭內部卻沒有找到幼蟲
...
[/quote]
謝謝您與我討論!!
老實說,
蘭嶼豆鍬野生成蟲第三次繁殖時是非常失敗的,
那次使用完全乾燥沒泡水的產木,
本來以為木屑中所提供的溼度就足夠,
後來一個月後開採,
發現產木還是乎完全乾燥,
且蘭嶼豆鍬沒有像第一次投產時在產木中挖掘這麼多的隧道,
"但是",
因為在投產約2~3個星期後,
表面真的非常乾燥所以忍不住從表面噴了非常多水,
讓產木吸進去,
而這個稍微潮濕的部分竟然就發現有卵了,
這是我第一次得知究竟蘭嶼豆鍬產卵方式,
我推測矮鍬應該也是差不多的.
蘭嶼豆鍬會在稍微潮濕的朽木表面挖一個非常淺的產卵空間,
從外看的話會有稍微用咬碎的木屑填補的痕跡,
但不仔細看的話非常容易看不到.
除了這個有被我噴水的部位以外,
完全沒有找到L2,L3的幼蟲,
代表在產木完全乾燥的情況下牠們是不會產卵的.


以上是題外話,
小結一下,
1. 蘭嶼豆鍬的產木不能完全乾燥,
大約是一般產木泡水15~30分鐘後稍微陰乾的程度較為適合.
2. 蘭嶼豆鍬會在產木表面挖掘很淺的產卵空間並在內部產下一顆卵.

關於您所提到的在產木中挖一個通道,
但是完全沒有採到幼蟲,
原因可能有蠻多的,(如有誤會請見諒, 我只是盡量猜測)
1. 成蟲可能是公蟲.
2. 太老了生不出來. (這麼快就死亡可能真的有點老, 目前採集到的蘭嶼豆鍬已經活了5個月了)
3. 環境不夠合適. (可能太乾或太溼, 溫度及空間大小應該不是問題)
4. 我所有發現幼蟲的位置都是在木屑中, 包括第三次開挖時的一隻L1,
我猜測幼蟲在孵化後並不太會鑽入朽木中, 您可以在木屑中再找找.

最後一個您所說的與其他鍬形蟲互存,
我想這是有機會的,
但是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互利或是捕食或其他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不過我所採集到蘭嶼豆鍬的朽木算是很小, 印象中裡面布滿密密麻麻的食痕, 但在這塊朽木中到除了蘭嶼豆鍬外沒有別的物種的發現.

我在想,
在大自然中這類肉食性鍬形蟲的生態模式是否如以下所述,
幼蟲長大為成蟲後,
若朽木還有足夠能提供蛋白質的食物以及產卵空間,
成蟲可能會繼續留在朽木中繁殖下一代,
若朽木中沒有足夠提供蛋白質的食物以及產卵空間,
那麼成蟲就會離開朽木去尋找其他棲地,
進入其他朽木後開始攻擊內部其他物種甚至是同種的幼蟲,
並在裡面產卵繁殖下一代.
不過這只是猜測而已......

希望這樣子的解釋能給您作參考用~


-- 作者: mimic1825
-- 發表時間: 2012/09/29 05:08:18pm

[LIKE=老甲虫;333;BOSS爸爸;=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mimic1825在 2012/09/29 05:09:04pm 第 1 次編輯]

樓主您好阿 拜讀您的飼育紀錄,讓我見識到Figulus在飼養上一些應注意到的事,想請教一下,您手邊有沒有蘭嶼豆的標本照,我想比對一下其中的不同,另外您有養過台灣豆鍬嗎?不知道跟蘭嶼豆比起來,體型上是否有差異,有勞回覆囉,順帶附一張Figulus的標本對比照。

[UploadFile=Figulus02_1348909673.jpg]
從左至右為豆鍬、高山豆、矮敲。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2/09/29 05:31:10pm

[LIKE=mimic1825;老甲虫;LFP;333;chang06;=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穎在 2012/09/29 05:33:09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mimic1825[/u]在 [i]2012/09/29 05:08:18pm[/i] 發表的內容:[/b]
樓主您好阿 拜讀您的飼育紀錄,讓我見識到Figulus在飼養上一些應注意到的事,想請教一下,您手邊有沒有蘭嶼豆的標本照,我想比對一下其中的不同,另外您有養過台灣豆鍬嗎?不知道跟蘭嶼豆比起來,體型上是否有差 ...
[/quote]
大大您好,
小弟並沒有飼養過豆鍬及高山豆鍬,
但是從前輩們的文章及相關書籍中,
主要的差異有幾點小弟分享給您參考,
1. 體型大小, 蘭嶼豆鍬的體型較大, 野生的成蟲體形大約是11mm左右,
F1子代目前最大約13mm左右, 這2mm的差異在視覺上是非常明顯的,
而豆鍬及高山豆鍬最大體型好像不會超過10mm. 鍬形蟲54中提到蘭嶼豆鍬可達15mm, 目前正朝這個方向努力中.
2. 前胸背板刻點豆鍬及高山豆鍬較多, 所以整體的前胸背板看起來沒有這麼光亮, 而蘭嶼豆鍬的前胸背板刻點數量大概是豆鍬及矮鍬之間的程度.
3. 我覺得這是最明顯的部份, 也是常見於用來分辨Figulus屬鍬形蟲的方法,
就是眼緣的部份, 雖然我沒有親眼看過豆鍬或高山豆鍬的標本, 但是照片上看起來都如同您的照片我所圈起來的部份, 在眼緣前段部分會有一個凹陷.
[UploadFile=Figulus02_134890_1348910884.jpg]
而蘭嶼豆鍬因為目前手邊沒有標本及標本照, 所以用1樓的其中一張照片作解說, 圈起來的部份, 蘭嶼豆鍬眼緣可以看出沒有像豆鍬眼緣一樣的凹陷, 而是成一個平整的弧線.
[UploadFile=61_1339526838_1348910996.jpg]
以上是我的小心得, 感謝

另外提一下高山豆鍬及豆鍬的部份, 小弟完全無法區分這兩者,
所以和蘭嶼豆鍬比較時都混為一談, 很抱歉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3/12/28 03:06:29am

[LIKE=kh;老甲虫;gieee;阿春;kmuh5816;oba72367r;yichance1;chang06;EdCheng;蔡宇宸;jimchu;=LIKE]自從取得野生個體後,
經過約1年8個月的努力...
F2的成果...
[UploadFile=1A6~8ADD3A4EBAAB_1388171060.jpg]
繁殖方式大致上已經能掌握,
有機會再另外寫一篇完整的飼育方法,
感謝大家支持...


-- 作者: moonlustice
-- 發表時間: 2014/01/19 04:33:18pm

果凍配麵包蟲...原來可以這樣飼養..這樣可以延長成蟲的壽命嗎?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4/01/19 09:01:4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moonlustice[/u]在 [i]2014/01/19 04:33:18pm[/i] 發表的內容:[/b]
果凍配麵包蟲...原來可以這樣飼養..這樣可以延長成蟲的壽命嗎?
[/quote]
已經不採這樣的方式餵食成蟲,

目前都是將麵包蟲切斷直接餵食,

不添加果凍...(感覺沒有必要添加果凍)

至於延長成蟲壽命的效果我就不清楚了...


-- 作者: 養甲蟲的帥哥
-- 發表時間: 2014/11/15 09:08:33pm

[LIKE=穎;=LIKE]為什麼肉食性的鍬形蟲都那麼小?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4/11/15 11:14:2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養甲蟲的帥哥[/u]在 [i]2014/11/15 09:08:33pm[/i] 發表的內容:[/b]
為什麼肉食性的鍬形蟲都那麼小?
[/quote]
這真是個好問題!希望有學識淵博的大大能回答你,
我也會努力想想可以怎麼解釋,依直覺的想法是這些肉食性鍬是比較古老的物種


-- 作者: 養甲蟲的帥哥
-- 發表時間: 2014/12/31 06:24:13pm

蘭嶼豆鍬聽說很稀有也太幸運了吧。


-- 作者: ryan0709
-- 發表時間: 2016/06/06 06:29:40pm

為啥成蟲要吃麵包蟲?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6/06/07 01:26:4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ryan0709[/u]在 [i]2016/06/06 06:29:40pm[/i] 發表的內容:[/b]
為啥成蟲要吃麵包蟲?
[/quote]
蘭嶼豆鍬是肉食性鍬形蟲,不一定要吃麵包蟲,
我使用麵包蟲只是因為他比較方便取得。


-- 作者: TIS
-- 發表時間: 2016/06/07 11:28:38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穎[/u]在 [i]2016/06/07 01:26:41pm[/i] 發表的內容:[/b]
蘭嶼豆鍬是肉食性鍬形蟲,不一定要吃麵包蟲,
我使用麵包蟲只是因為他比較方便取得。
[/quote]
有試過乳酸高蛋白果凍嗎?

如果乳酸高蛋白果凍不是純粹添加可爾必思香精的話 理論上含有菌體蛋白或是動物性蛋白 應該會吸引肉食性鍬形蟲取食吧?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6/06/08 02:32:1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TIS[/u]在 [i]2016/06/07 11:28:38pm[/i] 發表的內容:[/b]
有試過乳酸高蛋白果凍嗎?
如果乳酸高蛋白果凍不是純粹添加可爾必思香精的話 理論上含有菌體蛋白或是動物性蛋白 應該會吸引肉食性鍬形蟲取食吧?
[/quote]
目前還沒試過果凍,但果凍一般都是用植物性蛋白吧?
有機會來試試看


-- 作者: 穎
-- 發表時間: 2016/10/08 11:38:23pm

[LIKE=gacsliu;=LIKE]這幾年的心得:
1. 成蟲壽命非常長,可輕鬆養超過1年,越冬後的成蟲繁殖效果較好。
2. 投產前將公母養在一起一周,並在投產時只將母蟲投產,效果較好。一群成蟲丟下去生,會有打架的情況發生,且效果不佳。
3. 配對時建議用不同大小公母配對,方便區分公母。
4. 母蟲生產方式為在產木表面挖很淺的洞(深度不超過5mm),產卵後用木屑稍微回填。
5. 蟄伏期過後,一開始食量很大,可以一周餵兩隻麵包蟲,一個月後大約2周餵一隻麵包蟲即可,平常只要保持濕度。
6. 成蟲攀爬力很好,要小心不要讓蟲跑掉。

[UploadFile=CIMG0173_1475940751.jpg]
產卵通常都在產木表面,並會稍微回填木屑,圖中紅圈處是產卵痕跡。

[UploadFile=CIMG0177_1475940833.jpg]
撥開木屑可看見卵
[UploadFile=CIMG0178_1475940844.jpg]
卵非常小,產卵痕跡也不是很明顯。
[UploadFile=CIMG0170_1475940910.jpg]
幼蟲孵化後會在木屑和產木交界處進食,少數幼蟲才會吃進產木中。
所以開挖產房時,通常都在產木下方的木屑處發現幼蟲。
[UploadFile=CIMG0172_1475940960.jpg]
140cc布丁杯可將一隻幼蟲養至成蟲。
建議算準時間挖出蛹,確認性別,以利後續管理工作。
挖出還沒進入前蛹期的幼蟲,幾乎沒有救了,所以時間要算好。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