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阿林 [LIKE=gacsliu;=LIKE][UploadFile=FB_IMG_173216918_1732169255.jpg] 分類永動機:Taxonomy Perpetual Motion Machine** 2011年,中華鍬甲圖鑑的作者黃和陳,僅憑藉生殖器和外部型態的微小差異,便為來自中國海南島的鋸鍬形蟲,命名為新種——任氏鋸鍬形蟲。此物種一經發表,迅速在甲蟲愛好者間引起熱烈關注,並成為極具收藏價值的熱門品種,甚至在台灣亦有不在少數的愛好者將其飼養與繁殖。 然而,2019年,來自中國的萬霞教授與其研究團隊,運用綜合分析法(包括多段基因檢測、COI、16S、rDNA基因分析),並考量到該物種在顏色上的多變性(包括黑色、橘紅色及紅邊型個體),得出了令人震驚的結論:任氏鋸與一般的兩點赤鍬形蟲在基因層面無顯著差異。基於此,研究團隊在專業期刊中正式宣布,任氏鋸鍬形蟲應被視為與海南島的兩點赤鍬形蟲同物異名,甚至連亞種地位也未予保留。 此一結論迅速獲得國際學術界的認可,成為廣泛接受的標準。然而,這一結果並未能獲得所有愛好者的理解與接受。許多民間甲蟲收藏家與愛好者,依然固守舊有命名,將任氏鋸鍬形蟲視為一個獨立的物種,並在網絡社群中爭論不休。 直至2023年底,黃和陳在德國《甲蟲世界(Beetle World)》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最新觀點,對當前的處理方式提出異議。他們指出,儘管基因分析顯示任氏鋸與兩點赤鍬形蟲相似,但海南島群體的生殖器及頭部顏色的穩定性,仍使得該物種有其獨特性。因此,他們主張將任氏鋸復活為兩點赤鍬形蟲的亞種,並強調其生物學意義。 這一立場再次引發了討論,且與2023年韓國的《世界鍬形蟲大圖鑑》的處理方式相呼應。甚至有不少愛好者提出,若將任氏鋸與兩點赤鍬形蟲交配,其後代的繁殖能力與表型變化,已經無法清晰區分兩者,這一現象讓“物種”之間的界限變得愈加模糊。 也許經過數萬年或數百萬年的演化,海南島的兩點赤或將與普通的兩點赤分化成獨立物種,但誰能預見,極端的自然變遷是否會促使這些不同族群的融合與再度合併? 這一切,仍是未來的謎團。 **後記:** 我曾與來自日本和中國的分類學者及甲蟲收藏專家深入討論此一問題。他們無不一致地告訴我:“鍬形蟲與蝴蝶這類熱門的昆蟲群體,常常成為無數愛好者爭論與競爭的焦點,恩怨情仇,無可避免。每當新發現或新命名出現,總會有各種派系的角力,‘合併’與‘復活’成為不可避免的辯論。” 我戲謔地問道:“這不就是一台永動機嗎?” 我們所看到的研究文章,通常是透過肉眼進行閱讀;但對他們而言,則是透過顯微鏡,仔細尋找每一絲一毫的瑕疵與漏洞,期待著對方派系的失敗。若投稿太慢?沒關係,我自己印書發表;無法‘合併’?那我就攻擊你學名取得不好,文法拗口,期刊不夠高端…… 更有甚者,若學名無法更動,那我便改你的中文俗名,將你的物種置疑為“怪異”,或“有待後人釐清”,總之,堅決不願承認你的權威。 幸運的是,我研究的物種極為冷門,鮮有對手關注,這使得我能夠自由地探索與思考,不受爭議牽絆。 “你很真是勇敢啊。”一位學者曾這樣回應我,語氣中充滿了一絲苦澀的玩笑。
-- 作者: 阿林 [UploadFile=FB_IMG_173216919_1732169321.jpg]
-- 作者: 阿林 [UploadFile=FB_IMG_173216919_173216933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