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qaz8520
[LIKE=阿源;oba72367r;就愛兜鍬;穎;小王子;Roy890026;BOSS爸爸;ford4391;chianray;山姆;chyu5521;kimmyer;=LIKE]長戟大兜曾在我心中是一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高貴蟲種,除了不便宜的價格以及對於溫控設備的要求,還有各種飼養過程中的風險,使我遲遲不敢嘗試飼養,只能看著論壇上大大們的長戟美照流口水。直到前年溫控設備(保麗龍箱)準備完成,剛好在臉書社團上看到長戟幼蟲的競標,鼓起勇氣就給他買下去了,便開始了為期兩年的長戟飼育。每隔兩個月一次的換土篩土都能感受到幼蟲的成長,隨著幼蟲慢慢變大,我也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時間真的過得很快,轉眼間這隻長戟已經羽化了,抱歉閒話有點多,以下請賞圖~
-- 作者: 阿源
[LIKE=qaz8520;=LIKE]恭喜
-- 作者: 小王子 [LIKE=qaz8520;=LIKE]感謝分享!!!
-- 作者: 穎
[LIKE=razzle;qaz8520;qaz789456a;就愛兜鍬;Roy890026;henrywang;小王子;BOSS爸爸;ulcer;konglonk;阿源;ford4391;chianray;chyu5521;kimmyer;=LIKE]恭喜樓主養出這隻美蟲!! 感謝樓主對我們家產品的支持!! 【幼蟲末重158g;前蛹重120g;蛹重115g,末重到前蛹掉有點多克,似乎是因為幼蟲在造蛹室時選擇在飼養箱正中間做(沒錯就是正中間,箱子底部和周圍觀察不到有蛹室的跡象),花費了較多的能量。】 前蛹剩120g,相當於只剩下約75%的最高體重,正常來講,剩下最高體重的80~90%算是較能接受的範圍,剩下75%,一定是有一些狀況,而且和蛹室做在正中間應該沒有很大的關係。 土的朽化狀況(影響黏稠度),顆粒大小(類似水泥要加沙子),土的高度,土的緊實度,都會影響到幼蟲蓋蛹室的容易程度。 舉例來說,今年我掌握得非常不好,大部分幼蟲在換了新的土後立刻蓋蛹室,這樣的情況大概會剩下80~85%最高體重。因新的土顆粒大且硬,結合力不好(握緊之後不會黏黏的感覺)。但也不是越黏越細越好,需要一些堅硬的部分作為支撐(類似水泥要加沙子的概念),再舉一例,今年有一隻末種146g的幼蟲,前蛹時138g,留下了90%的最高體重,這隻幼蟲在最後一次換土時,並沒有完全換成新土,而是留下一半的舊土,最後這隻幼蟲也突破了170mm大關。 另外,日本目前記錄181mm個體(Amazonico)幼蟲末種149g,前蛹重138g,留下了92%的最高體重,其飼養紀錄也記載了最後一次換土並沒有全換。 這是我未來會嘗試的,因為往往為了食材的持久性,食材使用時的初始狀態大多是較硬的,黏稠性較差,而混入舊土,可以大為改善這個問題。當然前提是每一隻幼蟲的舊土盡量不要混用,或是汙染,避免交叉感染。 再提一點,據我所知台灣目前留下最多最高體重的應該是宜蘭的蟲蟲底家,看過他們的飼養紀錄有留到95%以上的最高體重,真的是非常驚人,代表飼養方式的調整(或食材?或容器?...我不清楚),是有辦法達到這樣的程度。 保留下越多最高體重的幼蟲,越有機會將胸角的表現最大化,所以未來除了如何將幼蟲飼養到最大的體重以外,對於末期的蓋蛹室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點在十年前前輩們早已提到,最後一次換土的重要性,去年底到今年底陸續羽化了一些成蟲,此刻更深感此點重要性。 以上是一些末期至前蛹期減少體重的一些心得。實際掉了25%的原因,可能還是要由樓主慢慢去仔細回想及思考的了。 最後,還是恭喜樓主養出一隻很棒的蟲!!!
-- 作者: arthurchuang
恭喜
-- 作者: qaz8520
[LIKE=chianray;=LIKE][quote][b]下面引用由[u]arthurchuang[/u]在 [i]2018/08/04 10:46:54pm[/i] 發表的內容:[/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