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昆蟲貼圖區》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forums.cgi?forum=2)
--- 頸喙亞目(Auchenorryncha)分類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29652)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18/01/09 10:28:24pm

[LIKE=貼圖區板主;阿布拉;澤田家康;就愛兜鍬;辰太郎;yichance1;timmy;gacsliu;beetles1000;可以蟲來嗎;IZUMI零;chang06;=LIKE]2018年1月6日(週六),到 親山水工作室參加 FB 台灣蟬保育學會 Taiwan Cicada Society 第一屆 蟬聚 (尾牙),由 陳振祥老師講解 [b]頸喙亞目(Auchenorryncha)分類[/b],內容是各種蟬類如蠟蟬、沫蟬、角蟬、葉蟬、...等等怎麼分及牠們的生物學,趁剛上完課還有記憶再整理一次,當作複習同時方便日後查詢。本來想配合自己拍的照片,以圖片標示特徵,才發覺絕大多數拍的照片辨識特徵不明顯,只好以文字敘述了。

首先是 半翅目(Hemiptera)的分分合合,大致上就是以前昆蟲書籍裡的 半翅目(Hemiptera)與 同翅目(Homoptera)兩大群之間的合併或區分,這個本來是以口器來區別。形態學分類增加了分子(DNA)鑑別後,目前 半翅目(Hemiptera)區分為四個亞目,即 蚜蟲、介殼蟲所屬的 胸喙亞目(Sternorrhyncha),蟬、蠟蟬這一群的 頸喙亞目(Auchenorrhyncha),以及 椿象這一大類的 異翅亞目(Heteroptera),另外還有只有一個科的 鞘吻亞目(Coleorrhyncha)。


[UploadFile=1179321067_o_jpg_1515507480.jpg]
個人有興趣的是 頸喙亞目(Auchenorrhyncha)這一大群,也是今天上課的主要內容。這個亞目主要區分為 蟬亞目(Cicadomorpha)和 蠟蟬亞目(Fulgoromorpha)兩大類群,兩者最主要是以觸角位置來區分,前者觸角在兩複眼之間,後者觸角則在複眼下方。這個就解開了我所拍的蠟蟬照片疑問,照片裡一直找不到牠們觸角,原來是藏在複眼後方,且常緊縮在頭部與前胸背板間。上面右邊的 紅翅蠟蟬([i]Lycorma meliae[/i])若蟲,是幾十張照片中唯一看得到觸角的一張,只露出一點點;左側選擇了這張 紅腳黑翅蟬([i]Scieroptera formosana[/i]),因為其他照片背景都是樹幹,顏色較暗觸角不明顯。

[b]蟬亞目(Cicadomorpha)[/b]


[UploadFile=1179327670_o_1515507541.jpg]
[color=#DC143C]高砂熊蟬♂蟲與 紅脈熊蟬♀蟲 新北 八里[/color]

大型,單眼3個

[b]蟬[/b]:全球約2,000種,台灣約60種,60%為特有種;雄蟲有發音器,以飛翔為主,不會跳。這裡指的 蟬為 蟬總科(Cicadoidea),包括 蟬科(Cicadidea)和 螽蟬科(Tettigarctidae),方便起見以粗體字表示,皆為總科的概念,不再細分。


[UploadFile=1179327068_o_1515507632.jpg]
[color=#DC143C]小斑紅沫蟬 新北 雙溪[/color]

通常小型,單眼2個或無,中胸具盾片,無發音器

[b]角蟬[/b]:前胸背板延伸至腹部,前胸常有角狀突起。

[b]沫蟬[/b]:與 葉蟬極為相似,區別方式是其 後足 脛節僅有幾枚刺,非整排刺。

[b]葉蟬[/b]:後足 脛節有整排刺,可以此與 沫蟬區別。沫蟬與 葉蟬體長通常不到1cm,也外觀察一般很難看見後足,即使照片也不易拍到特徵,只能多看及靠經驗累積。

[b]蠟蟬亞目(Fulgoromorpha)[/b]


[UploadFile=1179328877_o_1515507806.jpg]
[color=#DC143C]渡邊氏長吻白蠟蟲 台北 新北投[/color]

稻蝨科(Delphacidae):翅透明,翅脈簡單,以放大鏡觀察為簡單的格狀。

菱飛蝨科(Cixiidae):與 稻蝨科(Delphacidae)相似,翅脈較複雜,呈網狀,後足脛節具距,即突出於脛節的附屬物,有時會轉動。

蠟蟬科(Fulgoridae):蠟蟬亞目(Fulgoromorpha)中唯一大型種類,艷麗的種類有 渡邊氏長吻白蠟蟬(Pyrops watanabei)、龍眼雞(Pyrops candelarius)、...等等。

小頭飛蝨科(Achilidae):體型較扁,前翅端交疊,為整個 頸喙亞目(Auchenorryncha)翅端唯一交疊的一群,特徵明顯。

長翅飛蝨科(Derbidae):翅特別長,外觀異於其他 蠟蟬亞目(Fulgoromorpha),容易誤認為是其他昆蟲。

象蠟蟬科(Dictyopharidae):額部具2~3條隆線,額部常向前延伸呈長條狀或三角狀;後足脛節有排刺,同 葉蟬。

軍配飛蝨科(Tropiduchidae):通常為黃色、淡綠色或褐色,翅脈前半縱向,後半與橫向脈形成網狀。


[UploadFile=1179346168_o_1515507950.jpg]
[color=#DC143C]綠瓢蠟蟬[/color]

圓飛蝨科(Issidae):即 瓢蠟蟬,前翅通常較腹部短,體呈圓形,易誤認為 瓢蟲;也有前翅長於腹部的種類,體呈橢圓形。

青翅飛蝨科(Flatidae):即 蛾蠟蟬,前翅緣有短縱向脈,可茲區分。題外話,蠟蟬亞目(Fulgoromorpha)除 蠟蟬科(Fulgoridae)較大型,圓飛蝨科(Issidae)幾種稍大些外,通常都非小,肉眼不易辨識特徵。

峻翅蠟蟬科(Acanaloniidae):同 蛾蠟蟬,但前翅緣無短縱向脈,台灣目前還未曾有記錄。


[UploadFile=1179339065_o_1515508034.jpg]
[color=#DC143C]眼紋廣翅蠟蟬[/color]

廣翅蠟蟬科(Ricaniidae):看起來像小型蛾類或廁所常會出現的 蛾蚋(蝶蠅),前翅緣有短縱向脈。上面照片翅緣可清楚見到短縱向翅脈,就是翅膀邊緣的白色點。

縞飛蝨科(Meenoplidae):前翅局密集平行脈,脈呈突起狀。

蟻蠟蟬科(Tettigometridae):與 螞蟻共生,外型像 鞘翅目,台灣尚無發表紀錄。

脊脣蠟蟬科(Nogodinidae):頭部縱脊明顯,前翅緣鋸短縱脈。

脊粗腳飛蝨科(Lophopidae):又稱 短足蠟蟬科,體呈長弧形,複眼外凸,外部縱脊明顯。

以上是今日上課內容的筆記,僅簡單記錄分辨特徵,若內容有誤請不吝告知。上列 飛蝨類群分成好幾個科,其中小型的就是一般稱的 浮塵子,皆是非常細小的 昆蟲,因 植物病蟲關係,廣泛成為研究對象。個人僅對少數較大型種類有興趣,太小的區分不來相機也拍不下來,但多了解總是好的。

特別感謝 陳振祥老師無私的分享,同時感謝義務處理事務 Yang Da(美麗的羊)及準備禮物、美食的同好,很高興遇到幾位老朋友及認識好多新朋友。


-- 作者: yichance1
-- 發表時間: 2018/01/10 02:46:03pm

[LIKE=Hsu;=LIKE]在這文章前:
綠瓢蠟蟬~我以為是某蚱蜢或螽蝨

眼紋廣翅蠟蟬~會以為是某蛾~

謝謝Hsu!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