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昆蟲貼圖區》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forums.cgi?forum=2)
--- [分享]自壓菌瓶....※歡迎跟貼與經驗分享※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6384)


-- 作者: a91576
-- 發表時間: 2009/04/20 09:52:37pm

[LIKE=redmao;=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a91576在 2009/04/20 10:01pm 第 2 次編輯]

雖然日菌品質多半穩定、台菌的品質越來越好,
養蟲【自壓菌瓶】是許多養鍬同好必然有的共同經驗....
除了可以稍微省一點經費以外,對菌的掌握度會更好~
比方說:溼度、朽度、緊實度、或是木屑走菌狀態等。

養鍬的菌其實不一定同樣的鍬吃同樣新鮮度的菌,
齡數小一點,體型小一點,太生或太新鮮的菌比較有幼蟲被菌包死的可能性。
但並非L3的大鍬大扁幼蟲一定就可以免於被菌包死的窘境,
確實有些比例,先天體質比較弱的幼蟲就是會被菌包死或無疾而終。

拿到太空包,趁新鮮壓菌會比較理想....
尤其天氣熱、溫差大,有很多可能的影響....例如發菇、發霉、出黃水等。
[UploadFile=P4180243_1240234677.jpg]

壓菌棒是壓菌的必備武器....用手指頭戳壓,均勻度不足容易走菌失敗....
[UploadFile=P4180244_1240234686.jpg]

菌塊揉碎是必要的,越新鮮的菌或濕度高的菌揉越碎,濕度拿捏比較容易平衡些,夠新鮮的菌,壓得夠緊實的菌,幾乎不會長雜菌
[UploadFile=P4190249_1240234740.jpg]

容器準備好,是生產泰勒化(效率化)的必要條件,也可以降低變數產生
[UploadFile=P4190245_1240234715.jpg]

分層壓實....
[UploadFile=P4190247_1240234727.jpg]

揉菌感受濕朽度(揉得手都黑了 :em06: )....
其實同批的菌也未必狀況一樣,
甚至同一包菌的上半部與下半部的溼朽度有可能差異很大....
[UploadFile=P4190251_1240234764.jpg]

一箱太空包可以壓制18瓶祈星750CC的容器,及9瓶的1800CC玻璃瓶
[UploadFile=P4190252_1240234776.jpg]

隨著幼蟲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這幾乎每兩週半個月就要來上一次....
[UploadFile=P4190254_1240234785.jpg]

以上只是個人壓菌小心得與大家分享,野人獻曝處敬請見諒。 :em25:


-- 作者: a91576
-- 發表時間: 2009/04/20 10:20:23pm

[LIKE=趴趴蟲;=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a91576在 2009/04/22 02:38pm 第 4 次編輯]

菌如果有走好....會白得很勻稱....
[UploadFile=P4200008_1240237142.jpg]
[UploadFile=P4200014_1240237171.jpg]

菌如果沒壓好....就可能發霉....劣化....但不表示不能吃喔!
[UploadFile=P4200013_1240237161.jpg]

同一批菌因為幼蟲的吃法與食量不同所以劣化老化的速度會不一樣
[UploadFile=P4200012_1240237152.jpg]

祈星容器最大的好處就是,好堆疊管理~
[UploadFile=P4200015_1240237180.jpg]

一瓶菌瓶的位置,幾乎可以堆疊三個祈星容器,
大鍬大扁的母蟲用這個來養綽綽有餘,兩瓶一定出來~
[UploadFile=P4200016_1240237189.jpg]

----------------------------- 更新新增 ----------------------------------

走得比較久的菌,看得出木屑菌絲分佈完全,木屑呈現淺白鬆軟狀態
[UploadFile=P4200001_1240244052.jpg]

新菌,顏色稍微深點,看起來顆粒完整,濕度較高
[UploadFile=P4200002_1240244062.jpg]

老菌,朽度其實還好,但水分幾乎蒸發完畢,拿起來輕輕的....
[UploadFile=P4200004_1240244072.jpg]

把老菌揉碎加到其他完熟木屑中混合,也是可以給其他鍬幼吃的唷。
[UploadFile=P4200007_1240244082.jpg]

:em04: 三明治....金鍬、彩虹鍬及各種L1~L2的鍬幼都還挺喜歡吃的~  :em25:

[UploadFile=P4200016_1240244498.jpg]

【其他相關彙整】

鬍子大的 壓菌過程全記錄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4100

陳老師的自製菌瓶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4340

廣口菌瓶整理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5640


-- 作者: h2chung
-- 發表時間: 2009/04/20 11:09:05pm

:em11: 圖文並茂~解說詳盡!剛好小弟正在學習第一次重壓菌.謝謝分享!請問要先消毒嗎?


-- 作者: a91576
-- 發表時間: 2009/04/21 00:11:14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h2chung[/u]在 [i]2009/04/20 11:09pm[/i] 發表的內容:[/b]
圖文並茂~解說詳盡!剛好小弟正在學習第一次重壓菌.謝謝分享!請問要先消毒嗎?
[/quote]

其實一般的觀念是要消毒....比較可以避免雜菌孳生~ :em25:

不過小弟之前看過一位資深蟲友的說法,認為只要菌夠強,即使雜菌孳生也都有限定範圍。

後來小弟的作法就是將容器器皿清洗乾淨,壓菌棒的頭用打火機烤過,除非壓得不夠緊實,或是菌已經太老弱化,目前是沒有出現雜菌孳生的問題。 :em25:


-- 作者: badwater
-- 發表時間: 2009/04/21 00:17:29am

a91576大大
您的那一根
壓菌棒
也是好物喲~~~~
不知何處可買到???


-- 作者: a91576
-- 發表時間: 2009/04/21 00:20:36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badwater[/u]在 [i]2009/04/21 00:17am[/i] 發表的內容:[/b]
a91576大大
您的那一根
^^^^^^^^^^^^^^   :em15:

壓菌棒
也是好物喲~~~~
...
[/quote]

小弟【那根】 :em15:  壓菌棒....是請人 (鐵工廠朋友) 燒的   :em25:

可惜以前沒跟上剪刀、大林大大的好貨,
蟲店買的壓菌棒感覺握把很小不好施力....
所以請朋友幫忙燒壓菌棒跟壓土棒.... :em04:


-- 作者: badwater
-- 發表時間: 2009/04/21 00:25:54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a91576[/u]在 [i]2009/04/21 00:20am[/i] 發表的內容:[/b]
小弟【那根】   壓菌棒....是請人 (鐵工廠朋友) 燒的    
可惜以前沒跟上剪刀、大林大大的好貨,
蟲店買的壓菌棒感覺握把很小不好施力....
所以請朋友幫忙燒壓菌棒跟壓土棒....
[/quote]
的確,市售的壓菌棒實在是不好施力
這也是小弟一直沒有入手的原因
不知大大的朋友,有沒有興趣量產個幾枝
還是大大您行行好,公佈一下您那根
壓菌棒的SIZE :em15:  :em15:
感謝~~~~


-- 作者: a91576
-- 發表時間: 2009/04/21 00:36:18am

[這篇文章最後由a91576在 2009/04/21 01:01a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badwater[/u]在 [i]2009/04/21 00:25am[/i] 發表的內容:[/b]
的確,市售的壓菌棒實在是不好施力
這也是小弟一直沒有入手的原因
不知大大的朋友,有沒有興趣量產個幾枝
還是大大您行行好,公佈一下您那根
...
[/quote]

壓菌棒握把直徑大約3公分粗細....會有粉熟悉好握好施力的手感喔~  :em15:  :em18:


底部壓片直徑約莫8公分....

壓菌杯是很好用~ 幾乎三下一杯....

第一次裝滿壓下去,直徑剛好卡在中間,木屑剛好緊實到中間~

第二次將剩餘1/2填滿再壓....整杯剛好3/4 緊實....

第三次木屑滿上微微突起,壓下去,剛好 4/4 杯。

偶朋友有跟他建議過,他跟我講有空會多燒幾個....  :em06:  不過我還有其他朋友催我,他就給偶拖拖拖~ 哈哈  :em12:


-- 作者: york
-- 發表時間: 2009/04/21 09:22:17am

基本上我在暮秋、冬天、春天的室溫環境裡壓菌(細美力與雲芝)
成功率是百分之百
但在夏天、初秋壓菌失敗率會明顯升高許多
除了在壓菌時無法提供低溫以外
太空包在製作、運送過程也會因溫度的關係而升高重壓的失敗率

壓菌時通常我不消毒
但會洗手和壓製工具
消不消毒與走菌成功與否沒有必然關係
重要的是判斷拿到手上的太空包的情況

我壓菌的大略步驟:
1.磨碎太空包、去除走菌過度的部分
2.將菌填入容器內用手拍底部幾下讓木屑紮實
3.用壓菌棒稍壓實
4.用手沿容器邊壓緊,中間部分不再壓
5.續填木屑,並重覆上述步驟直至玻璃罐的脖子
6.用擀麵桿在正中間戳壓一個通氣孔(也便於日後放蟲進去)

通常壓完菌會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
不蓋蓋子
待24小時後視情況蓋上
如果不蓋上水分會過度揮發而導致最上層木屑過乾不走菌


-- 作者: 花蜘蛛
-- 發表時間: 2009/04/21 12:53:41pm

象頭大你那支看起來比較大支喔!
這像是給想要自壓菌的蟲友一份快速操作手冊
不錯喔!


-- 作者: a91576
-- 發表時間: 2009/04/21 01:45:38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york[/u]在 [i]2009/04/21 09:22am[/i] 發表的內容:[/b]
基本上我在暮秋、冬天、春天的室溫環境裡壓菌(細美力與雲芝)
成功率是百分之百
但在夏天、初秋壓菌失敗率會明顯升高許多
除了在壓菌時無法提供低溫以外
...
[/quote]

感恩約克叔叔的無私分享~
甘蝦~  :em25:

[quote][b]下面引用由[u]花蜘蛛[/u]在 [i]2009/04/21 12:53pm[/i] 發表的內容:[/b]
象頭大你那支看起來比較大支喔!
這像是給想要自壓菌的蟲友一份快速操作手冊
不錯喔!
[/quote]

:em15: 哈哈~

其實偶是因為常常要壓,外面蟲店賣的用了一陣子還是不夠順手....

所以只好動用點人情跟工本費拜託人家幫忙了~  :em03:


-- 作者: 9600
-- 發表時間: 2009/04/21 03:11:56pm

壓菌我也是新手, 不過頭三天應該要注意溫度, 如果可以壓低在20度左右不要悶到, 初步有走白應該就沒問題了

壓菌~ 唉~


-- 作者: vespa1800
-- 發表時間: 2009/04/21 10:08:46pm

呂大~~
根據照片6.你的家庭圓滿.書讀不少.身體健康.事業發達.........(掰不下去了>"<)

小弟自壓菌的工具很克難.就是一個T型套桶.黏上一個寶特瓶蓋.

壓菌前用75%的酒精消毒瓶子與工具就開始壓了.


裝菌也是克難的用剩下的CD桶.打幾個洞就開始壓了!!

容量約1000C.C..多個堆起來也不容易倒.
[UploadFile=DSC084921_1240322583.jpg]

壓菌有沒有特別看時間與溫度.就趁小孩子不吵的空檔趕快解決一下

壓好菌之後就放在約25度C的倉庫裡用電風扇通風.

有出水.就拿出來到掉.約5~8天就可以走菌完成了!
[UploadFile=DSC084961_1240322753.jpg]

我的鍬不多.所以約2~3個月才會壓一次菌瓶.

圖一後面也有兒子喝剩的奶粉罐.拿來養兜...
哈哈..時機邁邁..一切克難........(^++++^)y


-- 作者: a91576
-- 發表時間: 2009/04/22 03:41:2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vespa1800[/u]在 [i]2009/04/21 10:08pm[/i] 發表的內容:[/b]
呂大~~
根據照片6.你的家庭圓滿.書讀不少.身體健康.事業發達.........(掰不下去了>"<)
小弟自壓菌的工具很克難.就是一個T型套桶.黏上一個寶特瓶蓋.
壓菌前用75%的酒精消毒瓶子與工具就開始壓了.
...
[/quote]

謝您的分享喔~  :em25:


您的工具很有創意~ 不過您的走菌時間似乎長點會更好些~ 您參考看看。 :em18:


[quote][b]下面引用由[u]9600[/u]在 [i]2009/04/21 03:11pm[/i] 發表的內容:[/b]
壓菌我也是新手, 不過頭三天應該要注意溫度, 如果可以壓低在20度左右不要悶到, 初步有走白應該就沒問題了

壓菌~ 唉~
[/quote]

老闆您太客氣了~  :em03:  多謝您的分享!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