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昆蟲論壇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leobbs.cgi)
-- 《昆蟲討論區》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forums.cgi?forum=1)
--- 癡人說夢(圓翅鋸篇)..動動小頭腦 發揮大創意!!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26517)


-- 作者: 搬家師傅
-- 發表時間: 2012/12/22 08:05:21pm

[LIKE=小玄;bopi2957;看著蟲的豪;oba72367r;kuwata;我愛甲蟲;balawan;shaggydoggy;yichance1;芳710614;26921674;LFP;andy26653;=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搬家師傅在 2013/01/24 07:25:27am 第 2 次編輯]

所有要破解圓翅鋸繁殖的
似乎都注重在人為環境的繁殖
何不回歸自然勒!!?

既然知道它們
是生長在櫟樹旁邊
等著異性來交配
那就簡單啦

撿到的公母蟲
先帶回家交配
之後給他吃飽喝足
放再家裡養個一段時間

然後勒?
帶回去撿到"她"的地方阿
把她的頭頂
用素立康或白膠
粘一條細線(縫衣服的尼龍線)
線以輕+有韌性為原則
(不要還捆在綁線的木頭上)
線要完全手工放掉
然後任他跑

按照歐洲深山母蟲找產木模式
母蟲基本上是不會飛走的
它應該只會慢慢爬行
就算飛了也飛不遠

然後再照著線去找母蟲
看他在哪鑽土
還是鑽啥木頭
把該點的狀況
到人工飼育環境比照辦理
不就破解嚕嗎..>Q<"
So easy!!

等等...息怒~
就算認為我說的很蠢
也別罵人嘿
和氣生財^^"

~獻給認真的阿芳哥哥~


-- 作者: kuwata
-- 發表時間: 2012/12/23 09:39:21am

[LIKE=東勢阿志;綺羅生;=LIKE]牟兄~您這樣真的是太誇張了!!會不會線不夠長或是因線太長導致母蟲中途遇到障礙物..找棲息地會不會比較快...不知有無前輩或蟲友劈過圓翅幼蟲或是某棲息地找過成蟲..跟中國的圓翅屬有差別嗎????
中國的可繁殖..台灣的..理論應該也行!!


-- 作者: yichance1
-- 發表時間: 2012/12/23 09:58:55am

[LIKE=26921674;=LIKE]甲蟲晶片可以實現樓主的夢想。可惜不知道是否有這東東


-- 作者: balawan
-- 發表時間: 2012/12/23 10:28:58am

[LIKE=阿布拉;=LIKE][這篇文章最後由balawan在 2012/12/23 10:32:10a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yichance1[/u]在 [i]2012/12/23 09:58:55am[/i] 發表的內容:[/b]
甲蟲晶片可以實現樓主的夢想。可惜不知道是否有這東東
[/quote]

這個"甲蟲晶片"的想法和我老婆想的如出一轍,但是她的目的是希望檢測出有小弟我有無再行"偷渡"蟲蟲的行為!


-- 作者: 搬家師傅
-- 發表時間: 2012/12/23 11:47:17am

[這篇文章最後由搬家師傅在 2012/12/23 09:25:55pm 第 1 次編輯]

雖然標題是癡人說夢 但是.......
這是有科學根據滴 如下
http://insectforum.no-ip.org/gods/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19314
(請注意母蟲找產木的部分)

ps:你要放回到原本它的棲息地喔
    你放在中正紀念堂就無解啦
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套用在圓翅鋸母蟲身上
偶想應該是差不了多少滴
試驗者可以分多次嘗試
把她帶到海拔200~500公尺高度闊葉林
找到青剛樹(最好旁邊有水源....)
線尾綁在樹枝上
到了一定距離就不能繼續跑
看到"它"如果沒在佈置產房(在玩砂..)
就重新找地方再試一次即可
如果母蟲很幸運的只有跑了幾十公尺
你就賺到啦
總比那麼久以來一直破不了的試驗
來的有趣多嚕
就算給它跑了
也只是回歸自然而以阿...花哈哈


-- 作者: 搬家師傅
-- 發表時間: 2012/12/23 11:55:50am

這個甲蟲晶片
基本就不用考慮啦(我猜滴)
1.要搞出來就是非常困難勒 那個預算還不如作人工飼育ˇˇ
2.搞出來了以後
 a.不能植入.植入它也不會生了.差不多快死了...
 b.那貼在他身上吧.貼了還可以鑽木頭??
 c.所以外國科學家也只有用立可白作標記..(正解!!)
3.永遠繼續等他問世.日本人就會偷笑嚕....嘻嘻~~


-- 作者: 東勢阿志
-- 發表時間: 2012/12/23 12:09:07pm

[LIKE=kuwata;shaggydoggy;nini;老甲虫;oba72367r;=LIKE][quote][b]下面引用由[u]kuwata[/u]在 [i]2012/12/23 09:39:21am[/i] 發表的內容:[/b]
牟兄~您這樣真的是太誇張了!!會不會線不夠長或是因線太長導致母蟲中途遇到障礙物..找棲息地會不會比較快...不知有無前輩或蟲友劈過圓翅幼蟲或是某棲息地找過成蟲..跟中國的圓翅屬有差別嗎????
中國的可繁殖..台 ...
[/quote]
皇S,棲息地我知道----但要有特殊身份和管道才可進入-
不過圓翅鋸好像要棲息較潮濕的地點----
貼一張在大安溪沿岸發現的母蟲(舊圖)
[UploadFile=014_1356235720.jpg]


-- 作者: yichance1
-- 發表時間: 2012/12/23 06:13:18pm

[LIKE=balawan;=LIKE]如果有在積體電路設計公司工作的蟲友,我想他們會設計薄貼紙晶片!

積體電路設計專長蟲友們~樓主的計劃靠你們了~但記得不要給四樓的老婆知道!


-- 作者: 搬家師傅
-- 發表時間: 2012/12/23 09:40:42pm

不知道"芳710614"學長
有沒有看到這篇
我是再翻精華文章的時候
看到您對繁殖圓翅鋸的認真
才發表這篇餿主意

缺試驗用的大型產室  跟我說蛤
我去搞個浴缸給你作試驗..
PS:別當我開玩笑捏!!


-- 作者: t800516
-- 發表時間: 2012/12/24 01:30:11am

[LIKE=shaggydoggy;chwchw000;yichance1;oba72367r;andy26653;=LIKE]樓主說的甲蟲晶片,在下前陣子有想過
印象中在discovery好像也有看到過
但去問了一些讀生科的同學,在追蹤這類小型生物時多半還是利用標記野放法,因此也只能得出族群數量等資訊,對於本身的棲息地和活動記錄等生態調查還是只能靠人工達成

在想到這類追蹤器還並不普及後,原本也想當成研究所後的題目,但在下只對軟體比較熟悉,晶片或是嵌入式系統完全在初步的認識XD
不過目前有想像到幾個重點,提出讓大家參考加討論
如果有錯也請版上高手修正


1.目前想到是設計MCU以符合"貼紙"的規格
  必須做得很薄、表面光滑不影響蟲體在各種環境中移動
  不過對微晶片和材料應用這兩個領域完全不熟悉,只是聽演講時想到

2.因為鍬形蟲活動範圍不大,就像樓主所說的
  因此可能只需要做類比訊號的處理,接收訊號後再以相對位置判斷
  即可,人只要在附近等待蟲體移動再行追蹤

3.或者直接將野放點當成中心,直接接收訊號並處理後算出移動軌跡
  並記錄,每天再去巡視蟲體有經過和待過的地點即可
  但這還需要算出飛行高度等,才會精準

4.但...除了上述的設計以外,最最困難的應該就是能源了
  雖然我對嵌入式系統和晶片設計不熟悉
  但以上那三點對現行的設計技術來說應該跟吃飯一樣簡單
  可是要在那麼小的面積設計出"電池",還要保證能供電直到下次回收
  就我現在的理解力和想像力,還沒想出方法...


就我認為,追蹤這類比較小型的生物有好處也有難處
好處是追蹤的時間不需要太久、距離也不需要太長
難處是微小供電系統的設計,或許可以由蟲體飛行的動能和位能來轉換
或是轉換太陽能來供應,等到蟲體回收後再行充電,不過一切都只是想像XD


以上講了許多,或許之中錯誤連篇,大家看看就好XD


-- 作者: yichance1
-- 發表時間: 2012/12/25 07:00:16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t800516[/u]在 [i]2012/12/24 01:30:11am[/i] 發表的內容:[/b]
樓主說的甲蟲晶片,在下前陣子有想過
印象中在discovery好像也有看到過
但去問了一些讀生科的同學,在追蹤這類小型生物時多半還是利用標記野放法,因此也只能得出族群數量等資訊,對於本身的棲息地和活動記錄等 ...
[/quote]
這樓大大可能已經包辦好幾項技術.(我認識的這一種人年薪1500k以上).


剩下最頭疼的能源!
幾年前電容電阻還有微馬達都能用印刷技術製作
能源的可以嗎?請做電池的出來說個話吧 (年薪1200k的)
(要確保電池不會受潮而短路爆開喔)


-- 作者: 搬家師傅
-- 發表時間: 2012/12/25 07:58:31pm

看一看  高興就好了啦^^"
剩下的交給真的有在執行試驗的嚕
小弟不才..沒有母蟲ˊˋ
但是實驗精神是有滴!!
給自己一點期待阿
養蟲也是種自我成長咩

有心多嘗試  下一個昆蟲達文西
就是你~~~*


-- 作者: D計畫
-- 發表時間: 2012/12/25 09:19:32pm

[LIKE=搬家師傅;=LIKE]這個方法讚欸!!
不是不可行.只是線遇到障礙.就悲劇了
我滿期待試驗結果!!


-- 作者: 搬家師傅
-- 發表時間: 2012/12/27 11:46:46pm

[LIKE=芳710614;=LIKE][quote][b]下面引用由[u]D計畫[/u]在 [i]2012/12/25 09:19:32pm[/i] 發表的內容:[/b]
這個方法讚欸!!
不是不可行.只是線遇到障礙.就悲劇了
我滿期待試驗結果!!
[/quote]
遇到障礙物 很簡單滴
撿回來  再試一次  既可
夠不夠簡單....^^Y


-- 作者: blazin
-- 發表時間: 2012/12/28 11:18:06am

[LIKE=搬家師傅;=LIKE]個人純猜測啦...也許早有人試出ok的產卵環境
只是母蟲產卵能力不佳,
可能因為野生產地本來就比較狹隘,
造或圓翅鋸在有限的生存環境中
除了本來數量就不多之外
還得面臨不斷的近親交配?
造成日後基因弱化?
也許產卵能力不佳會是基因弱化的現象之一?
也許像是四川貓熊一樣
在野生個體有限的情況下
最後只能近親繁殖
而後代開始出現授孕率低
甚至連交配意願也低...
可能最後最後走向滅絕一途?


-- 作者: 搬家師傅
-- 發表時間: 2012/12/28 04:31:26pm

[LIKE=andy26653;=LIKE]其實圓翅鋸的產地還不少捏
宜蘭~新店~三芝~台中......都有捕獲的紀錄
圓翅鋸之所以難抓
是1.趨光性極差 2.無特定出沒地點及樹種
就好像要再台北市找台扁一樣的意思

就算真的快死光了
不也應該借助人工環境
幫助他們一把嗎  噗噗~~

養蟲唯一比較有利自然界的利多
不就是傳宗接代 延續香火咩^^"
看"探索頻道" 每當某種生物
面臨快要絕種時
不都是先列入保育類 再馬上作人工繁殖嗎^^
小弟愚見  呵呵....


 


-- 作者: 我是新手上路
-- 發表時間: 2013/01/22 09:40:22pm

真的很難繁殖...
小弟 土 木屑 產木 都試驗過~~~
就是不生.....


-- 作者: 搬家師傅
-- 發表時間: 2013/01/23 03:36:03am

大哥哥~~ 真捧場!!
不過喔 您2005年入伍的捏
怎麼還是新手上路阿@@"

連圓翅鋸都有在繁殖 不簡單阿^^
考慮一下  用用小弟的蠢方法唄
嘩~ 哈哈哈.....


-- 作者: cortex
-- 發表時間: 2013/01/23 08:49:29pm

8樓及10樓的蟲友
可以google查詢關鍵字"RFID"
或許可以找出些蛛絲馬跡


-- 作者: 扁鍬神人
-- 發表時間: 2013/01/25 03:01:1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搬家師傅[/u]在 [i]2012/12/28 04:31:26pm[/i] 發表的內容:[/b]
其實圓翅鋸的產地還不少捏
宜蘭~新店~三芝~台中......都有捕獲的紀錄
圓翅鋸之所以難抓
是1.趨光性極差 2.無特定出沒地點及樹種
...
[/quote]

有特定樹種!~~(7種)
趨光不會很差~有撇步!
分布~全台!..........我所採集記錄裡除了離島外~本島都有!
牛哥~~那我就把你加入我們報肝團裡了!


-- 作者: 搬家師傅
-- 發表時間: 2013/01/25 04:29:18pm

[LIKE=cortex;=LIKE]暴肝團!!
駕駛兼苦力是也~~~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