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2/03/06 07:48:36pm
剛剛發現一已造好蛹室的飼養箱長滿青霉(類似發霉橘子那種) 連蛹室裏都長的滿滿的 前蛹期的幼蟲顯得軟趴趴 我第一次遇上這種情況... 需要挖開蛹室嗎?
-- 作者: 蝴蝶
-- 發表時間: 2002/03/10 06:24:54pm
若是怕萬一的話,可以挖出來,重新換瓶新的 也可試著人造蛹室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2/03/10 11:24:50pm
謝謝蝴蝶姑娘 其實我留言後不久就把蛹室挖開一半了 幼蟲雖仍留在蛹室裏 但因為蛹室剖開變乾燥青霉少了許多 目前還好好的 我很懷疑如果當初不理它 現在不知還在不在世間
-- 作者: Yang
-- 發表時間: 2002/03/11 00:22:20am
青黴的早期症狀肉眼不太能夠發現 但是整瓶菌的結構會很鬆散 簡單地說就是菌自己黏不起來 正常狀況來講菌分裝至瓶中重發 最慢24小時後就會完成初步的成長 也就是把瓶子倒放裡面的木屑會結成一塊不會滑動 如果24小時以後瓶子倒放裡頭的東西會滑動 BINGO~~~你中獎了...獎品是青黴(or雜菌)一罐 青黴究竟對幼蟲有無影響?...不知道 就個人有限經驗來說 彩虹吃青黴吃得津津有味 F似乎也是吃...但是體重會掉...身體也會變得軟軟的 就上述而言 青黴會使得菌塊鬆散 造好的蛹室可能會垮掉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2/03/11 07:19:19pm
我發現共有四箱中獎 較不嚴重的刮掉最厚的部分並打開蓋子 情況好像有比較好 嚴重的就不敢用了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2/03/15 05:15:09pm
嘿... 我長滿青霉的蛹室幼蟲化蛹了 是公的估計成蟲接近7cm---泰國Dorcus curvidens curvidens親本向apen99購買 現在問題來了 (1)一二齡成長的很快的大多是母的 (2)母蟲通常很快變成蟲,公蟲則較慢 (3)頭幅較小(7~8mm)是母蟲 以上三點我一直認為是對的,養了一兩年好像也滿支持這個論點 這次這隻徹底推翻它 到底是上述的觀念本來就錯,還是這隻是例外? 還有他分散到全台各地的兄弟姊妹有沒有以化蛹的 附註:幼蟲去年11月27日孵化2002年3月13日化蛹
-- 作者: fff
-- 發表時間: 2002/03/15 07:23:40pm
許'r, 您上次所贈的一齡及未孵化的Dcc, 現都祇前進一階段而已, 還小不拉機的, 不知跟您的是否同梯?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2/03/15 08:24:33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fff[/u]在 [i]2002/03/15 07:23pm[/i] 發表的內容:[/b] 許'r, 您上次所贈的一齡及未孵化的Dcc, 現都祇前進一階段而已, 還小不拉機的, 不知跟您的是否同梯? [/quote] 我忘了 是同一隻母蟲生的---兩枝產卵木前後差約兩個月 兩枝木頭各有20餘隻幼蟲和蛋 我自己留八隻其餘都分給蟲友了 如果是2001年11月前後拿到的是第一梯 我留下的裡面有4隻長的特別快 其中一隻特別大且頭幅達1.3cm 特別用大箱及發的漂亮的菌絲養,結果音訊全無 三隻以為是母蟲,就隨時打發---結果就是這傢伙,另兩知連蛹室都還沒造
-- 作者: Hsu
-- 發表時間: 2002/03/15 08:55:40pm
更正:是10月27日孵化
-- 作者: Bin
-- 發表時間: 2002/03/15 11:28:44pm
呵....我這邊的DCC也跟fff大哥的1樣耶.... 不過...虎屁就3齡了!!!(應該是母的!) 我那隻最有希望的頭幅也才1.2CM左右吧!(我自己生的那種) 看來還是比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