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蟲友間什麼都談!本區發表和回覆皆不計入個人發言數
昆蟲論壇《蟲友留言板》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沒有生態的觀光系列】梨山的美麗與哀愁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禁止
  • 積分標籤  : 禁止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字型樣式:  字型大小:  顏色: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文章一覽:【沒有生態的觀光系列】梨山的美麗與哀愁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mexx 發表於: 2012/07/27 07:45:23pm
    我只能說...
    開發中橫時的時空背景跟現在不同.
    就如同當初核能發電時.造就了多少工業.商業.
    現在意識抬頭就嫌它不好.有如過街老鼠....
    有一種....年幼時靠父母養.等父母老了.就嫌棄他們的感覺.
    純感覺.無筆戰的意思.
     
    騎豬撞牆 發表於: 2012/07/27 09:21:04am
    其實台灣過度開發豈止是梨山?不管是高山還是平地或是海岸全都過度開發每次一有重大公共工程進行都是生態一大浩劫
     
    T2536 發表於: 2012/07/27 07:49:55am
    梨山確實是一個過度開發與與錯誤方式開發的地區,
    但是這篇文章將中橫的興建理由說成是完全為了安置榮民,
    這一點顯然與中橫當初興建目的不符。
    安置榮民不是興建中橫的主要目的,而是順便而已。

    我贊成作者以生態浩劫觀點來看待梨山的開發,
    但是文中的一些作者私人觀點恐怕需要再自我修正,
    否則會有誤導之嫌。
     
    阿林 發表於: 2012/07/25 11:45:32pm
    [這篇文章最後由阿林在 2012/07/25 11:46:45pm 第 1 次編輯]

    一聽到梨山,大家就會想到溫帶水果和高冷蔬菜。但是一般住在平地都市的民眾,可能也分不清自己吃的桃子是韓國進口的白桃?梨子是卓蘭的還是新社的。小時候上學時提到梨山,必然會提到它位在中橫主線上,是榮民弟兄辛苦建立的道路。然後長大以後聽到有關梨山的新聞,大概都是豪雨土石流讓梨山居民無法出入,只能靠空投。再多關心一點梨山的人可能是因為已故歌手張雨生的家人住在那邊。但是梨山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為什麼它的開發史代表了台灣山林與人民苦難歷史的縮影?

    梨山一開始是由泰雅族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往東北方向遷徙到蘭陽平原過程中所建立的聚落,其歷史約可追溯至18世紀。早期梨山地區被稱為「斯拉茂」(Slamao),在日治時代被拼寫作「サラマオ」(沙拉茅),一直到戰後才由國民政府改名梨山。

    無論是任何媒體在幾十年來總把梨山塑造成一個高海拔、溫帶氣候、氣候宜人、風景優美、盛產水果與蔬菜聞名的地點。中部橫貫公路完全開通後,梨山也成為中橫宜蘭支線與埔霧支線的交會點,因此在民國50年代以後成為台灣中部最負盛名的高山風景區,在當時被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管轄。中橫的開通雖然對於台灣東西兩側交通以及人民生活各方面帶來方便,但也因為當時「人定勝天」的思維主導了工程進行,以及整個梨山地區開發牽涉部會與勢力的複雜,種下梨山日後長期遭受天災之苦的禍因。

    故 總統蔣經國曾說:開發中橫是為了國防需要、配合國家經濟建設、便利山區資源開發,以及安置退除役官兵。處在當時國共對峙的時期,以國防為由建設道路是天經地義的事。但事實上中央山脈的地質脆弱,不需要敵軍來襲便有許多的天然災害等著被善後。促進經濟與產業是開闢中橫的重要原因;但是中橫主線從谷關開始後只有非常少數的原住民聚落,然就實際層面來說,中橫主線與支線經過之地,環境條件皆不是很完善,為了一條聯外道路而一再造成從谷關到梨山以上地區的持續崩壞,所耗費的人命與金錢都非常不值,更別說是經濟效益。

    在雪霸國家公園與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之前,梨山地區的管理與道路修築,並非因為軍事與經濟目的由經濟部、交通部,或國防部主導,反而是由輔導會。因此安置退役軍人為修築中橫的主要目的,而開發資源等目標只是次要的價值。

    中橫開通後,福壽山、思源、霧社、關原、松林、環山這些原本就有原住民部落的地區便被發展為榮民聚落。而榮民在山上得自力更生的情況下,1960年代政府引進溫帶水果,開設福壽山農場與武陵農場,1973年設立梨山建設管理局便開始了梨山大規模墾殖的歲月。是經濟與觀光起飛的年代,也是台灣中部山林受到重創並引發至今仍不停息的天災的根源之一。

    許多媒體報導,中橫是因為921大地震被毀,因此中橫青山至德基段才無法開通。然而早在1980年梨山的山體就已經開始滑動。媒體上也開始出現「破壞地質結構」、「順向坡」這些名詞。等到1996年賀伯強颱造成台灣嚴重災害時,中橫其實早已修修補補、柔腸寸斷。之後只要一個豪雨,自谷關以上到紅香部落就會成為孤島,也宣告梨山地區的水土保持與森林被覆已經瓦解。而因為超限利用土地、天然災害與不斷地修築路面,德基水庫的水質也早已因為優養化而變得難以利用。

    民國84年起水保局投下鉅資整治梨山賓館附近的山體滑動問題。然而不只是梨山賓館,還有許多部落都有民宅因為土石流、滑動與大甲溪沖集的關係而垂直下滑的問題。然遷村又涉及居民生活、就學就業問題,然光是土地問題便需要諸多單位的配合與協商。此地區所涉及的單位除林務局、退輔會、還有合併的大台中市政府。

    今年的610豪雨使得以往不曾崩塌的地方也坍了,並奪走佳陽工作站兩條寶貴生命。公共電視報導亦指出,梨山地區的崩塌與人為活動有著強烈的因果關係。為了安置榮民,由果樹取代森林,加入WTO後果樹變少了,又由水土保持力更差的高麗菜與高山茶取代,降雨沒有被森林涵養吸收,地表逕流增加然後就直接產生崩塌。原民會指出傳統高山部落都是散居,之所以會形成對土地破壞強大的聚居都是因為日治與國府時期強迫原民的結果,因此遷村時也必須重新思考依據原民智慧恢復散居的狀態。

    在多年的開發後,除了無數在修路與風災中受難的人民外,梨山還失去了什麼?除了櫻花鉤吻鮭的棲息環境縮減到只剩雪霸國家公園範圍內之外,大規模的原始森林皆已消失,1960年代由昆蟲學家楊仲圖教授在梨山採集到的楊氏小豹蛺蝶也已被認為絕種。福壽山農場仍不時有宗教放生團體把外來種放生到他們心目中的天池去,而因為中橫德基青山段的再度開通又讓民宿業者燃起希望。

    但若相關主管單位繼續放任中橫谷關至梨山段繼續承受不當開發壓力,梨山是否有一天會再度成為下一個廬山溫泉?
     


    © 中文版權所有:昆蟲論壇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