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善變蜻蜓的分布較難界定,如果視牠為 N. ramburii 的亞種,其分布地為 中國、印度、馬來半島;琉球、台灣、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等等。已故 蜻蜓大師 Fabricius於1984年將本種界乎於 N. ramburii與 N. terminata之間,並給了一個怪怪地學名 N. ramburii vers terminata,卅年過去了,沒有更近一步的更新。依 大師的說法,那本種分布範圍可能就小很多了。台灣分部於全島海拔1500m以下池塘、水田以及溝渠,至於 蘭嶼的 善變蜻蜓,可能與 台灣不同,尚待 學者近一步分析。
N. terminata的分布從 菲律賓、帛琉到 婆羅洲以及 大洋洲諸島嶼,日本曾有紀錄,但被認為是 迷蜓。
本種既然介乎 N. ramburii和 N. terminata之間,那這兩種的差異在哪?以我的程度,分辨上是有困難的。純就外觀而言,兩者雄蟲似乎很容易混淆,硬要說哪裡不一樣,只有前者 翅紅色部分與透明部分分界偏向弧形,後者則大多為平截,但這是僅就有限的樣本來判斷。既然雄蟲不易界定,那就看雌蟲吧,這差異就非常大了;前者雌蟲體色有赭(深)紅色型和紅褐色型,後者則為褐色型以及褐色透翅型。台灣全島只有一種 善變蜻蜓,其變異之大,除 N. terminata褐色透翅型雌蟲外全囊括了,那牠該是誰呢?